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2022年團拜會舉行
2022年1月17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汽車行業發展情況通報暨2022年汽車行業老同志迎春團聚會在北京國誼賓館成功召開。中汽咨詢委特邀委員、機械工業部原部長何光遠,第十九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黨組書記部長苗圩、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原董事長蔡詩晴、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總公司原總經理陳光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張書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原商務參贊陳林、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原副巡視員李萬里等汽車行業老領導和在京咨詢委委員參加了會議。機械工業部原部長包敘定雖有事未能到會,但特別在會議通知上批示轉達了對汽車行業老同志的新春問候。
會議由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主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付炳鋒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帶領下,葉盛基、柳燕、陳士華3位副秘書長和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等領導出席會議并做行業情況通報。
 
安慶衡在會議開始的致辭中強調,經過全行業的艱苦努力,2021年汽車行業的運行和發展取得了超出預期的成果。我們在全年產銷、新能源汽車發展、自主品牌增長、汽車出口,以及造車新勢力的快速突破、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甚至自主芯片開發制造等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是大家比較欣慰的結果,大家對汽車產業發展充滿期待。
安慶衡代表咨詢委,對中汽協一年來的工作取得有目共睹的好成績,表示充分肯定。并對中汽協對咨詢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也是中汽咨詢委秘書長付炳鋒在發言中指出,2021年適逢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汽車產業在歷經幾代人的努力拼搏后,自主汽車轉型升級的轉折點已經來臨。十八大以來,在國家倡導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引導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發展已經真正成為了引領世界發展的風向標。2021年,我們結束了三年的汽車產銷量連降,乘用車增長達到可喜的6.3%正增長,這為后續我國汽車產業更高質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1年,中汽協會重點圍繞“芯片自主替代發展、智能網聯信息安全、民族汽車品牌向上、新能源汽車下鄉”等專題為國家部委和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與反饋。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陳士華副秘書長通報了中國汽車行業2021年產銷數據和企業運行情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研判了2022年汽車產業和市場的走勢、總結了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柳燕副秘書長以視頻的形式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1年的主要工作及亮點與參會老領導做了分享。
會上,苗圩部長特別作了發言。苗部長在講話中首先回顧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他指出,我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是歷代汽車人共同頑強拼搏的結果。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汽車產業基本都是從轎車起步,而我國是從卡車起步,這是我國國情使然。我國雖貧窮落后、面臨重重挑戰,但依然戰勝各種困難發展到今天,成為連續13年世界汽車產銷的第一大國。特別是2021年,我們實現了200萬輛的汽車出口,我們汽車人應該為此感到自豪。
在經歷了國家863項目、十城千輛和大規模示范運營后,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350萬輛的產銷目標,市場化發展取得了大的突破,并且牢牢占據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產銷國的位置。應該說,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技術競爭的上半場,中國打得不錯。但是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我們真正與汽車強國的較量還在下半場。我們的芯片、操作系統都有被“卡脖子”的風險,這一點咱們要有所準備。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的汽車產業正如十年前的手機行業,正面臨著從功能汽車向智能汽車的轉變。很有可能,會有一批優秀的傳統汽車企業(包括國外企業)會成為十年前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當然我們也有一批造車新勢力他們創新力很強、生命力很強,也會在變局中尋找到新機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在上汽視察時提出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和2020年7月在一汽視察時提出的“一定要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的總要求,咱們汽車人要一代一代接續奮斗、共同發展、迎難而上,為建成汽車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苗部長的發言博得全體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會后,與會領導就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對2022年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表示良好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