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技術驗證新聞發布會召開

6月5—9日,以“節能降碳·減污增效”為主題的2023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技術驗證暨北京新聞發布會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能源報主辦、人民信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盛世昆仲(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據了解,本次活動針對如何有效助力打好移動源污染治理攻堅戰,積極開創“國家節能降碳、城市精準治污、汽車減排增效、人民省錢省心”的移動源治污新模式進行實地技術驗證和行業深入研討。
據《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顯示,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已連續10余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當前,移動源污染已成為我國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我們依托研發國內航空燃油高效節能產品的專家技術團隊,歷經10余年技術攻關,采用創新生產工藝和嚴格質量控制,成功研發出節能環保燃料油科技產品,并在2023年5月30日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盛世昆仲(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節能環保燃料油專利發明人李校金認為,移動污染源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而有效解決大氣污染的根本問題就是如何堅持源頭防控、優化技術路徑,加快推動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方案和科技產品。
李校金表示,通過改變燃油燃燒階段過程性能、降低活化能節油功效機理,節能環保燃料油能夠明顯提高發動機動力,有效清凈并抑制發動機燃燒系統積炭和沉積物的形成,降低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節能環保燃料油技術方案將全面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積極實現“國家節能降碳、城市精準治污、汽車減排增效、人民省錢省心”。
據了解,此次活動會務組于5月25日向社會各界發布“2023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技術驗證測試車輛征集公告”,經專家組抽選,最后確定13位汽、柴油車主參加技術驗證。經歷為期3天的實地測試,對使用節能環保燃料油前后百公里油耗、行駛總里程、節能減排等數據進行全面監測對比。
2023年6月9日,在人民日報社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原國家專利局信息處處長孟澤明公布了測試結果和監測結果:汽油車組,一輛2018年購買的一輛凱迪拉克XT5“拔得頭籌”,原車百公里油耗9.5,實測百公里油耗4.5,滿油箱行駛公里1805公里,對比原車增效率/降碳率111.10%;柴油車組保時捷卡宴原車百公里耗油12,實測百公里油耗5.4,滿油箱行駛里程1855公里,對比原車增效率/降碳率122%。另外,2008年購買的雪佛蘭房車是此次活動中體積最大的車型,原車百公里油耗37,實測百公里油耗17.3,滿油箱行駛里程1154公里,對比原車增效率/降碳率113.80%。
生態環境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研究員、原總工程師韓應健分享了自己長期追蹤環保部汽車排放實驗的工作體會和全程參與此次技術驗證的深刻感受。韓應健表示,節能環保燃料油能顯著提升發動機燃燒性能,將常規燃燒引入催化燃燒機制,從而實現節油、減排、降碳的綜合效果。我們通過實驗檢測表明,這種節能環保燃料油不僅使尾氣減排率可達38%~50%,節油率高達13.3%,已遠超出我國節油率相關標準3%的要求。
作為參與技術驗證的車主代表,河北愛車有道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信分享了全程體驗。“省油取決于我們司機的駕駛習慣,但省油和節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節油+省油才是車主最喜歡的效果。從我這次的技術驗證實測結果來看,1855公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僅動力明顯提升,車輛行駛里程數還翻番。這種為國家節省能源,為車輛減少排放,為司機節約成本的利國利民好技術,值得積極參與、廣泛推廣。”
6月6日,13輛參加2023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技術驗證活動的測試車輛,在生態環境部北京會議與培訓基地院內整齊列隊。
圖為參加2023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技術驗證的測試車輛。
圖為6月8日,2023移動源治污新模式技術驗證專家組在為參加測試車輛檢查油箱封條。
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研究員總工程師、中汽聯節能減排降碳中心首席專家韓應健,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長王煥德,武警特警學院副院長章立果,國家專家知識產權局孟澤明處長,盛世昆仲(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校金,中汽聯執行會長、中汽協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喬永鋒,中汽聯秘書長郭霽嘉,領秀視界總經理周秋良等領導和嘉賓約200余人出席了在人民日報社舉辦的新聞發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