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行業資訊
中企海外并購存在哪些風險
文章來源: 添加人:中汽聯-王如玉 更新時間:2016-03-18
國外政府層層審查
失敗案例:今年2月份,紫光股份擬入主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西部數據(WD)的計劃正式宣布流產。
據紫光股份公告,該收購事項由于需要履行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程序,公司董事會決議終止收購。
加上此前并購美光科技遇阻,紫光已經兩度遭CFIUS阻止。“這再次凸顯了中國企業在美國尋求投資時面臨的嚴格的政策審批挑戰。”業內人士稱。
并購完成后的各種不適應
達娜厄(Danae Kyriakopoulou)是位于倫敦的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的一名高級經濟學家。
她認為:“中國企業面對的主要挑戰出現在交易達成之后,這主要是因為對于不同管理系統的理解和企業文化的沖突。”
單方面違約風險
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于2009年2月12日簽署了合作與執行協議,以總計195億美元戰略入股力拓集團。
中鋁公司就此次交易完成了210億美元的融資安排,并獲得了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德國聯邦企業聯合管理局、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等監管機構的批準。
但力拓集團卻在2009年6月5日撤銷了雙方的合作交易,依據協議向中鋁支付了1.95億美元的違約金,并與必和必拓就合資經營鐵礦石業務達成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