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下的汽車后市場之現狀談

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9億輛,40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在不斷增長的汽車保有量誘惑下,2014年全年資本市場1756次投資事件中150多件與汽車行業相關,占到十分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汽車后市場O2O企業已經百余家。
在萬億市場的誘惑下,汽車后市場O2O行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移動端汽車服務類應用發展迅速,用戶規模達到1.9億。但與移動互聯網其他細分行業相比,移動汽車服務應用的用戶規模還較小,市場集中度不高,行業壁壘尚未形成,是移動端O2O領域的新藍海。
汽車領域的創業者眾多,但是行業大佬尚未出現,這給中小創業者更多機會。中小創業者大幅闊步走進移動互聯網汽 車行業,也造就了行業競爭激烈,紅海逐步顯現。垂直服務使用頻次越高,盈利模式越明顯,創業者進入的就越多,反之則少。洗車、養護、買賣等屬于頻次較高行 業,盈利模式清晰,進入者眾多,補貼較高。而油耗、違章等雖然使用頻次不低,但服務主要發生在線下,盈利模式不清晰,所以進入者較少。駕考屬于頻次較低行 業,服務主要在線下,互聯網創業者較少。
互聯網汽車發展可以用四個階段來概括。移動互聯網汽車行業目前已進入高速發展期,以汽車資訊類應用為基礎,向其他服務環節延伸,汽車O2O模式將繼續推動行業快速發展。以下這四個階段也是隨著PC向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形成的演變。我們現在所處的階段正是第三個時期。
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到2011年,這一個階段的特點是:門戶興起、資訊為先。汽車垂直門戶網站興起,以汽車資訊切入市場,為移動端積累大量用戶。
第二個階段是2011年到2014年,這一個階段的特點是:移動應用逐漸豐富。資訊門戶開始向移動端延伸,駕考、行車輔助、汽車交易、汽車后市場等其他服務環節應用日益豐富,汽車移動端服務鏈逐漸成型。
第三個階段是2014年至今,這一個階段的特點是:O2O模式為核心的汽車服務快速發展,線上線下的產品和服務共同發展,互聯網巨頭也在這個時候進入市場,促進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盈利模式逐漸完善,商業化進程加速。
O2O領域正進入一個殘酷的搏殺階段。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 咨詢報告》分析認為,2015~2020年我國汽車后市場將保持在10%~15%的市場發展增速。預計到2020年,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435萬 億。這一龐大的市場不斷吸引著投資者的進入,但活著卻并非易事。
的確,前一秒汽車O2O大規模融資的紅利還沒有消化,下一秒便是“倒閉”的消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汽車 O2O創業公司陸續出現倒閉潮。 經過一輪倒閉潮之后,現在資本對于汽車后市場行業已非常謹慎,燒錢看不到盈利,資本也不敢再進來了。北極光創投投資人黃先生表示,汽車服務O2O失敗和倒 閉了不少,讓整個風投行業在選擇項目上都比較謹慎。究其原因,很多公司并沒有找到正確的商業模式。燒投資人的錢可以,但總也沒有回報,只靠燒錢換吆喝和擴 張,終究不是常態,當資本沒有錢繼續玩下去的時候,這些公司就癱瘓了。
數據顯示,2014年汽車后市場電商中,上門服務模式是發展最快的細分模式,全年有一半投融資項目為上門服務 模式,數百家創業型企業涌入。不過至2015年,上門服務投融資占比則降到12.6%。經過一年多的市場驗證,簡單粗暴的上門模式不一定適用于汽車維修行 業。用行內人的話來說,洗車或者汽車后市場確實需求很大,但這些用戶不具備黏性,如果沒有抓住客戶“痛點”,很難留住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