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保養困境尋路:龐大4S店+上門模式入局
以“革命”為口號的革命者還沒來得及發起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戰爭,就先倒下。隨著在2015年迅速興起并成長為中國第一大上門保養服務商博湃養車在4 月初正式宣布倒閉,汽車“上門保養”這一理念受到了空前的質疑。但對于業內來說,在上門保養商業模式的試水上,盡管折戟者眾多,這一領域依然是尚待挖掘的 “藍海”,而最新的入局者是經銷商集團龐大集團。
4月12日,龐大集團宣布正式上線上門保養業務。此前不久,龐大上門保養的京東官方旗艦店也在宣告上線,其服務范圍在北京五環內(包含亦莊、通州、 石景山、回龍觀、上地等地區)。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龐大上門保養的一次升級,而不是全新發布。“龐大上門保養”從去年6月開始籌謀,去年9月該業務板 塊正式推出,在龐大的業務板塊定位上,上門服務是一種“增值服務”。
“我們是以4S店售后服務系統為基礎的增值服務,這是其他的汽車O2O平臺不具備的。”4月12日,龐大集團乘用車業務部部長羅愛軍在現場再次重申 了這一定位。不過,有意思的是,龐大集團上門保養的技師團隊來自于已倒閉的博湃養車,其中也包括部分管理人員,但博湃養車的其余資產被國內另一家名為“大 師保養”的上門保養公司接收。龐大將上門保養業務定位為增值業務,意味其發展跳出了此前上門保養“燒錢集客”的業務模式。
“上門保養不是燒錢,我們不打價格戰。所謂的99塊上門保養,1塊錢獲得服務,都已經嚴重背離了價格規律,這些做法對社會是有傷害的。龐大上門服務 收取合理的費用,可以少掙甚至不掙,但是不能賠錢,我們要為客戶提供安心、舒心的服務。”當日,龐大集團董事長龐慶華在現場表示。龐慶華希望將上門保養打 造成為連接車主和4S店的一座橋梁,或者更可以是一家“移動的4S店”。
在龐大集團看來,上門保養盡管在最近一年中經歷了快速興起和大面積的倒閉,但上門保養的剛性需求確實存在。龐大在北京地區做過詳細的市場調研。龐大 數據顯示,北京市共有561萬輛車,每年有超過1100萬次保養,僅保養市場每年就有40億元價值。來自龐大4S店的市場調研數據,在這些保養客戶之中, 有86%的車主了解上門保養業務形式,而多達37%的車主多次使用過上門保養。
這意味著上門保養的需求很大,但問題比較多。龐大在調查中發現,在上門保養中,對專業性和透明性的擔憂比在4S店嚴重。其中,45%的車主擔心劣質 機油與假冒配件,而36%的車主質疑維修保養,有28%的車主擔心價格虛高以及售后服務。“上門保養業務的開展除了要彌補缺陷,更是要告別單打獨斗。龐大 集團4S店全面入局。”龐大集團人士稱。
實際上,龐大集團著手布局上門保養類業務最早始自2014年。該年,龐大集團暫停擴張,開始進行內部整理和轉型,追求效益的提升。在轉型中,除了調 整代理的汽車品牌結構,增加盈利性較強的品牌,同時龐大還逐漸開始布局新業務,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和后市場服務板塊的布局,以及合資銷售公司,在華 經營斯巴魯和雙龍品牌。“我們要由原來的汽車驅動向現在的創新增值服務轉型。”龐慶華說。2015年6月的公告顯示龐大將戰略轉型服務行業。在后市場板 塊,龐大集團旗下的龐大電子商城業務已覆蓋旗下所有品牌,并以線下服務優勢為線上導流,形成反向O2O有效閉環。同時構建龐大優品和智信兩大二手車平臺, 攜手易車、優信等互聯網汽車平臺,拓寬二手車認證、延保等多種盈利途徑。與此同時,龐大汽貿集團還聯手北汽推廣會員制互助租車分享服務,布局新能源汽車共 享。
實際上,除了龐大,其他企業也在深挖汽車后市場業務。主要從事傳統汽車零部件領域的上市企業金固股份,近年致力于打造“后市場服務 智能駕駛 車聯 網”業務組合,其以27億人民幣投資孵化后市場O2O平臺“汽車超人”,以1.65億人民幣投資二手車交易平臺“273二手車網”。而零部件企業均勝電子 以6500萬人民幣對北京市安惠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進行投資。上市公司日上集團擬投資建設“互聯網 ”汽車后市場項目。“原來維修保養也有路邊攤,線上的 ‘路邊店’并沒有什么。當然4S店如果不盡力干,老是固守原來的模式,肯定是不行的。4S店也得做上門保養和服務,龐大也在做。”在2015年的一次采訪 中,龐慶華已經把后市場作為4S店繼續生存下去的關鍵,這也是其接盤博湃養車團隊,企圖以成熟團隊快速切入市場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