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野蠻人”:新創車企靠攏零部件巨頭
忽然冒出的一大批新創整車企業,以及產業鏈條的變革,觸動全球第一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的一系列變化。5月12日,博世在中國發布了互聯網戰略。
作為汽車供應商,博世面對“野蠻人”入侵,態度和傳統車企完全不一樣。“汽車鏈條本身是專業化分工,而新興車企定位也很清楚,不會再將精力放在傳統零配件技術。對博世而言,我們樂見其成。”5月18日,博世中國副總裁蔣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說。
“野蠻人”和傳統車企是直接競爭關系,而對于博世,則是一個新的合作伙伴,開辟了一個新業務通道。這個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甚至比傳統車企更加牢固,合作范圍也可能更加廣。
因為擁有感應器等核心技術,博世在智能駕駛、工業4.0等發展上具有優勢。專業化分工是未來汽車產業的明顯趨勢,博世為此堅定定位為零部件供應商,永遠不會造整車。這和目前國內很多汽車產業鏈條上的公司進入造車領域不一樣。
“博世想得很清楚,經不住造車誘惑,會失去更多。汽車供應商就是如此,一旦依附于某家整車,其他車企就把你當競爭對手,倒是丟掉了原有業務。”蔣健說。
新創車企更依賴零部件巨頭
博世擁有130年的發展歷史,是全球最老牌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傳統汽車零部件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的技術。但目前汽車發展趨勢是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和互聯網汽車。
某些技術上,博世依靠廣泛的業務鏈條,在新時代到來時,仍然具有優勢。比如智能汽車和工業4.0,博世因為上世紀80年代起就研發感應器,技術領先,促使了目前物聯網領域的優勢。
據博世稱,目前全球3/4的智能手機,都使用了博世的感應器。未來的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一個核心的依據就是感應器數據處理。實際上,博世目前已經研發出了無人駕駛汽車,計劃到2025年推出完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
但博世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其最大的優勢,以及目前的主要業務,主要來源于傳統汽車配件,比如ABS、汽車轉向系統等等。博世以其技術優勢,在過去的全球汽車鏈條中,占有較為穩定的業務量。
不過,博世出現變化的原因是:除了傳統的車企外,一大幫新興的車企忽然冒出來,汽車格局出現變化,博世作為供應商必須警覺;二是汽車產品的新能源化等趨勢,原有的內燃機等技術,可能慢慢被電動系統取代。
對于第一種情況的出現,博世認為這是一個利好。原來的主機廠,普遍在傳統汽車技術上有一定的積累,即使通過采購獲得的零部件,車企往往也掌握了該項技術,來限制零部件企業。
但新興車企很難做到這樣,這意味著有技術的零部件供應商,未來和新型車企的合作,更多傾向于合作伙伴,話語權獲得提升。“新興車企的定位很明確,不會花很多的時間成本來研發傳統技術,因為只要采購就能做到了。”
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野蠻人”,有其自身的優勢,消費思維上更接近用戶,想法更接近用戶體驗;還有一些公司,比如谷歌百度,在地圖上有優勢。這類公司造車,只要與各家零部件公司合作,就能發揮自身的優勢。
汽車本身還是一個移動的交通工具,ABS、轉向系統等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無人駕駛汽車,都需要這些基本的部件。“對于新興公司非常開放,包括國內、國際上的公司,都有各方面的合作。”蔣健說。
趨勢決定增量技術
汽車行業的裂變,依賴于汽車產品的裂變。新能源化使得造車門檻更加低,原有的動力系統需要技術積累,未來可能慢慢減少份額,博世這樣老牌零部件公司,也可能在某些領域的優勢慢慢消退。
“作為一個老牌的制造業公司,在這種趨勢下扮演什么,必須定義。”蔣健說。博世最新發布的互聯網戰略,提到了三個S:分別指傳感器、軟件和服務,其實應對的就是智能化和互聯網化趨勢。
博世瞄準的一個方向是汽車軟件,比如發動機控制軟件。博世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而是汽車零部件和互聯網開發結合的公司。目前博世全球的56000名研發人員中,有1/3是軟件工程師。“新研發人員軟件工程師的比例越來越多,甚至招聘的口號都打出了‘博世作為一個軟件的雇主’。”
軟件的開發除了汽車電子智能化,還應用到物聯網領域。比如,博世的業務范圍除了汽車零部件,還有家居產品。博世計劃將汽車和家居進行物聯,比如在汽車上可以控制家里的安防系統,甚至控制智能家居設備。
在今年北美的CES展上,博世展出的一款智能概念車,就提供了一個生活場景。在無人駕駛汽車的屏幕上,乘員接到信息,一個快遞被送到了住所,乘員可以通過汽車系統驗證快遞,并控制住所門禁,接收快遞。
智能軟件是拓展博世服務業務的一個工具。目前,博世除了售后服務,還為車企和航空公司提供車主和客戶緊急服務,未來博世利用汽車、家居生態化的系統,可能提供更加豐富的服務。
汽車動力系統由內燃機向電動化轉變,始終是汽車技術的一個核心變革,博世想得很清楚。在電動系統中,電池又是最核心的技術。博世此前確立了引發業內廣泛關注的電池戰略。
博世提出,到2020年,其可以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一倍,價格降低一半,重量降低一半。從目前的電池標準看,博世的未來電池可能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博世不止自己研發電池和控制系統,而且在全球尋找領先技術,這是在目前技術基礎上做出的判斷,屆時完全可以達到這個標準。”蔣健表示。
盡管如此,博世認為傳統技術優勢不能丟棄,比如傳統內燃機,在節能效果上,改進的空間至少還有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