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電車間打造新能源車后市場服務新模式
5月28日,“聚電+車間”定義電動汽車生活方式暨新能源產業發展開放論壇在深圳軟件產業基地召開。與會中,華南首家全品牌電動汽車體驗店——聚電車間正式揭牌。聚電車間總經理曹巖指出,電動汽車行業已正式步入重新定義汽車后市場的時間節點,聚電車間將通過全新的一站式服務模式解決電動汽車從購買、使用、充電、電池保養到汽車電子、娛樂及應急救援、保險金融等衍生服務,打造綠色出行、時尚環保的電動生活新方式。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1092輛,同比增長3.4倍。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為24782輛,同比增長4.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為83610輛,同比增長1.8倍。深圳供電局新能源研究員梁曉峰認為,如今我們已經入另一個新的電動生活模式。這也將需要形成更多計劃性、規劃性的東西,使其更便捷且社會成本能為普通大眾接受。因此,這時候的后市場就是承上啟下的管道。
據曹巖介紹,聚電車間是聚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一支傳統的汽車銷售團隊合作而成的嶄新嘗試。從去年的銷量來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已經開始接受,但依舊有絕大多數人對電動汽車不了解,也不知道從哪里了解,這正是聚電車間成立的緣由。該車間從銷售渠道上突破傳統單一渠道的壁壘,將不同品牌的車型放在一家展廳中進行銷售。車間的“新能源推廣大使”們將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推薦不同的續航里程、駕駛性能、使用空間和充電服務的組合選擇。同時更重要的是,車間能夠提供多網點的充電服務,讓使用電動車的人們減少出行及使用焦慮。
“新能源汽車的后市場較傳統燃油汽車行業而言,除了工作量和市開發所需要做的業務體量外有太多事情要做,有著更為豐富的機會。”北汽新能源華南區總經理胡恩平認為,該后市場中的關鍵就在于充電業務,或者圍繞充電服務的體系。其中一個要素就是分時租賃業務。目前正處于在向新能源汽車過渡時期,私人用戶在接受的程度仍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一個極大的趨勢。租賃業務在這個過渡時期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接受度的提高,未來5-10年后,新能源車將會迎來越來越大的二手車置換市場。一方面是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過渡的二手車置換,另一方面是從電動車到電動車的置換。
“電動車的后市場維護未來可能會呈現一種年輕化、互聯網化或者共享化的發展趨勢。”國泰君安電力與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浩表示,電動車和傳統的燃油汽車的不同在于運行方式、續航里程、后市場的維護,其整個專業工具屬性和可操作性的屬性不一樣。雖然說電動車目前整個汽車上相關的零部件有上萬個,但是很多零部件是可以通過一些模塊化的制造做成一種可查拔的設計。隨著智能硬件未來發展到一定程度,電動車的后市場的維護可能會呈現模塊化,未來甚至可出現一種DIY或者共享的模式的電動維護模式。
論壇當天,聚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程序員盧曉晨還發布了聚電開放合作伙伴計劃。盧曉晨表示,開放合作伙伴計劃是基于行業市場發展和未來遠景的一種必然選擇。自2012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在中國起步,到如今進入大眾化消費領域。市場的發展看似很快,但實際上行業很大程度上還處于割據的狀態。但無論從產業邏輯還是互聯網邏輯來看,未來的市場都是需要數據開放支撐的。因此,聚電將基于原有的充電網絡運營管理系統及聚電樁APP用戶的需求,通過與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合作,開放數據,以期與車企、樁企、運營商、地產商業服務平臺乃至車市場分享企業共同將新能源市場做大。目前,聚電已與E充網官方平臺、充電樁APP、特來電等充電運營平臺,微租車、海航小二等分時租賃平臺,以及地圖平臺實現數據開放共享,聚電平臺用戶已超3萬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