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需要新的汽車品牌”是個偽命題
最近大概是由于正處在春夏之交萬物生長的時節,汽車業內突然就冒出來好幾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再加上我國汽車市場又漸漸進入了微增長常態,這種看似“矛盾”的局面,導致大家也開始爭相探討“汽車市場到底還需不需要新品牌”,好不熱鬧。那么,這個問題真的這么值得糾結嗎?
首先,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命題。
特意把新品牌這件事拿出來說,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意義。因為對于市場來說,是否需要一個新品牌,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任何一個老品牌,都是從新品牌起步的,而新品牌本身值得被稱之為“新”的生命期也太短。所以,是不是新品牌不重要,真正有意義的、值得大家來探討的問題應該是,我們的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品牌。
其實,只要是市場需要的,就是合理的。
一個品牌,從新到老,能夠在市場上存在并被接受,一定是符合了市場需求。因為市場是很現實的,如果不被消費者接受,那這個品牌就不能賺錢,肯定也就活不下去。所以說,不論是新品牌還是老品牌,最關鍵的就是要符合大環境之下的消費趨勢,這樣才能被市場所需要。否則,那些百年老店被淘汰的故事,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了。
那么,現在的中國汽車市場,究竟需要怎樣的品牌呢?
首先是年輕化。毋庸置疑,現階段,我國的汽車市場正越來越向年輕化發展,所以,是否滿足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決定了這個品牌是否被需要。就拿即將要推出的新品牌SWM(斯威)的華晨鑫源來說,從它計劃的首款產品X5——一款7座SUV,到它整個企業戰略、產品設計各個層面的考慮,都能看出華晨鑫源對斯威這個新品牌的年輕化構想。
SUV的強勁生命力,大家應該都有目共睹,在轎車市場漸漸力不從心拉不起銷量的狀況下,SUV市場卻一直撐起了汽車市場的“半邊天”,這與年輕人汽車消費者能力的不斷增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再加上年輕家庭結構的改變,“4+2+1”甚至“4+2+2”的更多出現,也讓年輕人更需要一款空間更大、乘坐體驗更佳的大7座SUV。而X5,正是這樣一款符合了年輕人需求的產品。
另外就是能適應更廣闊市場。一二線市場雖然日趨飽和,三四線市場發展前景卻不容小覷。所以,當其他品牌都在紛紛向三四線市場進行大規模的渠道下沉的時候,斯威作為一個新品牌,也必須要適應三四線以及更廣闊市場的需求。
當然,背靠華晨鑫源,斯威相對于其他品牌來說其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要知道,華晨鑫源的大本營位于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重慶,也就是發展潛力最大的三四線市場的中心所在地。經過這些年的深耕發展,華晨鑫源在研發、配套、制造、營銷、服務等方面已具規模,并通過差異化的新營銷模式打下了一定的市場地位。
所以說,當我們在談論“中國是否需要新的汽車品牌”的時候,我們其實應該說的是“中國汽車市場需要什么”。同樣的,當企業推出一個新的汽車品牌的時候,首要考慮的也不應該是我有什么,還是市場要什么,這才是品牌的生命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