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乘車安全立法亟待破局 3C認證監管不力難阻劣質產品入市
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再次把人們的視線轉移到兒童乘車交通安全立法的問題。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共有96個國家和地區出臺了強制使用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的法律法規。然而,盡管國內包括上海、重慶、山東、深圳等幾個省市已經針對兒童的交通安全出臺了地方性法規,但我國至今還未有一部全國性的兒童乘車安全法律出臺。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推廣兒童安全座椅看似沒有阻力,但此事涉及諸多職能部門、企業,各方尚未形成合力,只有法規框架卻缺失細節,導致了立法工作的遲滯。
“雖然國家規定從9月份開始兒童安全座椅將強制進行3C認證,但事實上,現在整個行業的進展情況并不好,市場上魚龍混雜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位安全座椅的生產廠家人士無奈地表示。
“我國的3C標準是參考歐洲ECE的標準來制定的,規定在2015年9月1日之前生產和進入國內的兒童安全座椅仍可銷售。這就導致一些在規定期前生產出廠的低質、低價產品流入了市場置于貨架之上,損壞消費者利益。”一位從事兒童安全座椅行業多年的王經理對記者如是表示。
兒童安全立法“千呼萬喚不出來”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覆蓋8個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調研樣本的兒童安全座椅的擁有率和使用率分別為41.10%和33.26%。較前兩年相比,兩項數字有了大幅提升,使用率最高的城市為北京,達到了39.6%,使用率最低的城市為長沙,僅有8.7%,
可以看出,盡管中國民眾對于兒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認識正在逐年深入,但推廣正確的兒童道路安全意識、完善乘車安全法律法規仍刻不容緩。記者注意到,從2014年起,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就聯合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中消協推進國內強制使用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的立法工作。彼時,研究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副所長孟巖就曾表示,立法相關草案已提交至立法委員會,最終有望于2016年正式實施。
然而兩年過去了,強制使用兒童交通安全座椅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立法工作似乎回到了原點,呈現到民眾眼前的又是一個“有望兩年內”。
對此,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機動車輛安全研究室副主任周文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嘆,“兒童安全座椅立法一事前景很樂觀,前路卻艱難。”
周文輝表示,推廣兒童安全座椅“基本上沒有阻力”,看過宣傳視頻的家長百分之百擁護兒童安全座椅立法。但此事涉及諸多職能部門、企業,各方尚未形成合力,“法規框架已有,卻缺失細節”。例如,法規如何界定標準,兒童沒有身份證,執法者無法確定其年齡,更無從界定。因此,立法“前路艱難”。
強制3C認證仍難改行業亂象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保障兒童出行安全方面除上述提及的幾點以外,還有一個隱患就是國內兒童安全座椅質量的良莠不齊。
王經理還向記者透露,國內的3C監管力度不夠完善,很多幾百元的兒童安全座椅也標注通過了3C認證,實際上其生產成本還與一款合格的兒童安全座椅成本相差甚遠,建議認證中心機構還應加強監管力度。
根據C-NCAP于2015年12月23日公布的第二批兒童安全座椅公布的整體評價結果顯示,兒童約束系統產品表現仍然良莠不齊,個別產品未能獲得好的評價,需要對產品技術水平和安全要求進一步增加認識和了解。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表示,雖然國內兒童安全座椅市場需求規模快速增長,但是,由于準入的門檻較低,在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產業發展過程中,市場規范性不強,法規執行監督力度不夠,3C認證雖已啟動,但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場秩序及競爭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