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捷:中國汽車電子后市場競爭環境加劇
6月1日-2日,2016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后市場年會暨發展國際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辦,大會主題為“分享合作 共建眾贏”。作為大會唯一網絡深度合作媒體,騰訊汽車前方記者將全程進行第一手報道。

以下為深圳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捷發表演講: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中國汽車電子后市場的發展趨勢”。我這個主題和我們的議程上會有出入。我想說我們這個趨勢掌握了,那么也就是掌握了零部件企業進入汽車后市場這樣一個敲門磚。
首 先大家來看這樣一個圖,這個也是我們前面很多領導專家分析的我們國家現狀下的產業政策下的黃金十年,我把十年分為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在 2009年開始中國汽車產業產銷列居世界第一開始,到2015年已經連續七年位居世界第一。在第二個階段就是2011年到2013年首次到1800萬輛, 產銷過雙2000萬輛。到了第三階段,2015年在這個階段在自主品牌已經超過了1000萬輛,當然這是乘用車和商用車,在2014年被譽為國家汽車后市 場的元年,因為在這一年我們的汽車后市場達到了總規模是超過了2萬億。第四個階段,在未來2020年可能會達到3000萬輛,這是我們行業內的分析,在 2030年會超過4000萬輛,跟剛才榮院長談到的趨勢剛好相反。
我們這個數據也是和 前面各位分享的數據差不多,我這里提幾個數據,現在全國有35個城市是超過了100萬輛的汽車保有量,其中十個城市超過200萬輛,但非常遺憾的是這10 個當中現在有5個已經限購,比如說深圳現在一年只有12萬輛,北京一年只有24萬輛。不過,我們汽車行業仍然是國家政策的支柱產業,未來會持續出臺很多政 策來支持。所以說汽車后市場這個行業未來也是商機無限(參配、圖片、詢價) ,潛力巨大。
我在航盛分管后市場和汽車精品,所以我可以這樣說,我基本上是天天在我們 后市場里面泡著。其中的體會,首先一個詞語就是競爭非常激烈。非常非常激烈。這個數據是中國用品行業協會的一個數據,前面我們的高倩倩秘書長也說了,在咱 們中汽協也好,在我們國內也好,很官方的數據來源基本上沒有,都是一些后市場的協會,一些咨詢公司在出這個分析。其中像汽車電子類的廠家超過了1000 家,同時有將近600家是在深圳。2014年開始很流行的一個產品形態,就是我們的智能后視鏡,在座的大家包括上汽大眾這 樣的廠家已經有車型在標配智能后視鏡。其他的像抬頭顯示廠家就非常多了。所以從廠家數量來說這個競爭非常激烈,這里我想和大家多分享幾句,我們感覺好像在 深圳的企業無論是汽車電子也好消費電子也好,還是其他行業也好,只要在深圳競爭就真的是非常激烈,好像很難用其他的詞語去形容。
我 們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企業進來?我們因為每天和很多同行打交道,曾經的平板電腦、曾經的手機,深圳華強北的手機全部進入到我們這個行業里面來,因為小米殺死 了很多國內山寨手機的廠家,2015年、2016年華為超越了小米,所以在消費電子領域,他們的這個利潤率基本上是在1.5-2之間。甚至包括很多給蘋果 在做供應商的供應鏈公司,他們始終是在保持很低的毛率,我們汽車電子行業仍然有一個非常不錯的收益,所以有這樣一大群的公司,研發人員包括資本全部進入到 我們這里來。
另外,還有一個大家不能忽視的就是跨界的競爭越來越大,比如說互聯網造 車,比如說BAT進入車載行業,還有小米、樂視、360他們紛紛進入到我們這個汽車電子行業,為什么?這個就是有兩個詞,一個就是入口,車機行業,車載被 譽為第四塊屏,最早是電視、電腦、手機,掌握了入口其實就有很多的比如說大數據,比如說車聯網,分析我們所有駕駛者的駕駛行為,這一塊的市場,這一塊所帶 動的消費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有一個統計,在國內A股上市公司里面,有超過60家的企業 不同程度的參與到汽車后市場的競爭當中。可見我們這個競爭是有多激烈。另外大家看一下上面的圖,這個也是我們剛剛在5月27號發布的國內經銷商汽車的生存 環境調查,有70%的企業在虧損,只有30%盈利,那么30%盈利的企業里面,它的利潤率只有5%甚至說更低。那么我們剛才說喜歡炒股的朋友們大家可以去 查香港的中升,永達汽車的財報。
那么這里面會有哪些讓我們能夠從中發現或者借鑒的特 征?第一個,為什么競爭加劇?前裝主機廠在高配車型配置的產品現在很多做到了標準化配置。第二個就是一些新技術的應用,一些新產品應用導致了競爭加劇。第 三個就是成本差異在慢慢縮小,曾經我們認為后市場的東西很便宜,前裝的車廠的東西非常昂貴,現在告訴大家一個信息,現在已經差不多了。為什么?因為車廠的 競爭也是非常巨大,昨天中汽協也是發布了一個關于中國汽車產能過剩的報告,舉一個例子大眾未來兩年之內達到產能300萬臺。其實每個車廠都在有這樣一個規 劃,但是未來我的產能達到了,但是我的銷售是怎么跟上去的?一定是通過更加激烈的競爭,我搶你的市場份額,或者我搶他的市場份額,只有這樣才會讓企業更加 健康地生存下去。
還有一點后市場和前裝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品質方面,我們目前沒有一些 國家的標準出臺,在后市場這里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法規,甚至說提高一下準入門檻,所以讓我們現在有非常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我們這個行業里來。當然充分競爭 是體現出一個行業的發展,可以讓他更加健康的發展,也可以讓我們這個行業誕生一些世界級的公司,但是在監管方面一定要有相關的政策出臺。
另外一點,生命周期,原來兩三年換代,現在半年換代。
所 以總結起來,幾個推動因素,第一個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推動,這讓我們汽車電子必須要跟得上步伐,為什么?大家現在手里有手機,我問一個問題,在座的今天可以 不開車來,但是你不能不帶你的手機,這是一定的,未來手機和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還有剛才專家提到的關于無人駕駛的概念。這些都在說明,汽車零部件企 業應該怎樣把你的產品和消費類電子做一個非常完美的匹配。如果蘋果7現在上市它會淘汰掉一大批原來滿足于蘋果6、華為P8這些手機的用戶,這是很重要的一 個趨勢。包括創新,包括新技術應用,還有新進入者,比如蘋果、谷歌、樂視、格力,格力要造車了,他要造出體驗更加完美的車。他們的進入會對我們快速發展形 成一個非常強勁的驅動。
還有就是自動駕駛。剛才我們榮院長講到了,無人駕駛可以顛覆行業新技術的應用。在這個完全自動駕駛出來之前輔助駕駛是成為未來三到五年的很熱門的產品形態和技術應用,還有國家產業政策的推動。
未 來我列舉了三點,就是汽車電子發展趨勢,首先它是智能化,它是一個很聰明的產品,像谷歌研發的機器人,現在是打敗了最厲害的圍棋高手。谷歌汽車、包括北汽 自己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這應該是非常快的應用,我這里說十年內會廣泛應用,剛才提到9月份就會有車輛出來,這個時間會特別特別快,也讓我們很多行業,很 多人措手不及,在這一塊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包括車聯網的一些道路信息,讓它聯網,形成了新的出行狀態。像寶馬奔馳做出的手勢識別,包括語音交互,這些都是圍繞整個汽車電子智能化和人機交互。無人駕駛和這個有什么區別?最后跟車主實現交流是通過一個屏。
第二個就是模塊化,就是手機。我們想想這如果是個手機,車廠也好,包括我們零部件像航盛這樣的企業也好,如果我造的東西我的SKU只有一款,比如說只有蘋果6一款,其他的就是換顏色,換殼,這樣就會在生產、供應鏈管理等一大堆流通環節上,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造成深遠影響。
第 三個趨勢是網聯化,智能網聯汽車,其實就是實現車與車、車與人、車與物的連接,未來我的車開到門口,信息燈、信號燈會給我反饋,告訴我前面路的狀況以及其 他的信息。包括我和另外車輛的交互,包括我和車之間的一些交互,這就是未來基于網聯化的基礎。其實現在已經實現了很多,為什么?因為手機互聯已經讓這個功 能實現了。
未來產品形態應該是圍繞這幾個,大家可以看到,屏,可能是大屏,這是沃爾沃的XC90,未來的數字儀表盤大家看到非常漂亮,我的導航信息在儀表盤上,將圍繞這些實現安全駕駛,包括抬頭顯示。
未來的汽車后市場是黃金市場,商機無限,同時我們要重視消費者的體驗,這是讓我們零部件企業進入后市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環。當然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保持核心的競爭力,其實最后會落到你的產品和研發實力上,最后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