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家中國輪胎企業日子過得怎樣
2016年以來,我國輪胎行業先后面臨產能過剩、膠價下滑、美國“雙反”等不利影響,出口下挫較重。而產品同質化競爭白熱化,中低端輪胎結構性產能嚴重過剩,成本上升,價格成為主要競爭手段,贏利能力大幅降低,生產經營壓力越來越大的業內現狀,更是嚴重打擊了整個輪胎行業的市場景氣。但是在另一方面,隨著結構調整與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企業“走出去”步伐的不斷加快,身處逆境中的輪胎行業正在悄然無息地改變著自身原有的粗放模式,實現企業發展的轉型升級,開創了中國輪胎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的全新局面。
一、當前我國輪胎行業面臨的困境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粗略統計,我國現有輪胎企業約500家,其中通過CCC產品強制認證的企業約300家(含外資企業),工業、農業、工程機械車輛輪胎和其他輪胎產品尚未列入CCC認證范圍。全國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約108家,其中國有企業22家、民營企業53家、外資企業33家。從上述內外資企業中抽取40家分析2015年的經營情況,結果不容樂觀。根據分析,我國輪胎企業的生存狀況可以劃分為4種,其中:艱難維持,出現虧損企業的有8家(其中外企2家),占20%;產量和利潤雙減的企業有19家(其中外企5家),占47.5%;產量增加、利潤減少的企業有4家,占10%;產量、利潤雙增加的企業9家(外企2家),占22.5%。這表明,輪胎企業分化重組與艱難轉型升級并存。

近年來,我國輪胎行業正是在這種艱難困苦中調整前行的。由表1可見,我國輪胎產量在經歷了2014年6.2%的高增長后,于15年急挫至0.5%,雖然16年預測增幅將回復至1.2%的水準,但仍遠低于14年的增長率。具體到各個品種上,全鋼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胎產量連續兩年下降,唯有半鋼子午線輪胎產量保持了微量增長,據預測16年增幅可達到2.9%。半鋼胎之所以能成為維持中國輪胎產量增長的獨苗,在于中國半鋼胎出口的主要市場不僅僅只有美國,還有英、荷、德、西、加、澳等等發達國家。在美國對半鋼胎實施“雙反”之后,中國輪胎廠家可將原先輸美產品的一部分轉移到上述地區,有效規避了“雙反”對半鋼胎產量的打擊。相比之下,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全鋼胎和斜交胎則未能幸免于難。中國全鋼胎和斜交胎的的主要出口市場除了美國以外多是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市場容量有限,不易吸收 “雙反”之后轉移過來的產品。在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下,企業自然而然地調整產品種類生產以趨利避害,所以才出現了半鋼胎一枝獨秀的情況。
據中國輪胎商務網(www.tirechina.net)獲悉,受美國“雙反”調查影響,我國輪胎15年出口遭遇罕見挫折。中國的輪胎產品物美價廉,深受國外消費者的喜愛,由表2可見,14年的出口數量和金額相比上一年度的同比增長分別為13.3%和1.5%。但在美國揮動“雙反”大棒之后,中國輪胎產品出口開始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對美出口數量和金額的同比增長率從14年的16.4%和5.3%急泄至-21.8%和-31.1%。受此拖累,我國輪胎15年總體的出口數量和金額也出現了負增長,分別為-4.0%和-16.8%。美國以“雙反”為名,對我國輪胎產品實施貿易壁壘措施,嚴重擾亂了我國輪胎的正常出口,破壞了世界貿易的正常秩序,對我國輪胎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二、我國輪胎行業發展的新局面
盡管2015年對我國輪胎行業而言是一場冷冬,但輪胎行業仍然亮點頻現,主要表現在:技術創新、品牌戰略成為提升產品質量和發展的后勁;信息化、智能制造、互聯網 以及現代化管理等成為輪胎行業熱點逐步推廣;企業整合重組、借殼上市、基金入股、資產并購逐步推進;海外建廠投資、國際化合作邁出了重要步伐。具體而言包括:
1、淘汰“僵尸企業” 增強企業活力
如表3所示,在2010~2015年期間我國輪胎行業逐步加強了對輪胎行業的清理力度,先后淘汰了“僵尸企業”14家,各類低端產品總計2480萬條,有力地提高了本國輪胎行業的總體質量,增強了我國輪胎企業在世界舞臺上的競爭力。
2、企業強強聯手 兼并重組加速
如表4所示,2014~2015年,輪胎企業兼并重組、戰略合作步驟加快,提高了產業集中度。輪胎企業之間強強聯手的情況蔚然成風,其中令人矚目的是,雙星與恒宇、恒豐與沃森的合作結果使得企業全年的產量在15年不降反升,有力地對沖了當年不利市場行情的影響。
3、企業海外投資興廠 加快實現品牌輸出
如圖5、圖6所示,輪胎企業以億美元級的規模“走出去”在海外建工廠,搶占新興發展中國家市場,不僅有力地展示了中國輪胎的強壯肌肉,而且可以幫助輪胎企業實現由產品出口到技術、品牌輸出的轉變。之所以選擇東南亞,主要是由于國內天然橡膠資源嚴重短缺,國產膠供給量不到20%,因此選擇自行到國外種植、加工橡膠更有利于節約成本;同時,將工廠設置在橡膠產地,可以更方便地貼近原材料市場。而隨著東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東盟共同市場的潛力也逐步展現出來,為企業的發展開辟了全新的天地,中國輪胎企業搶先入駐這片沃土,無疑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遠見卓識。此外,開展國際化經營,還能有效地降低企業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有助于輪胎企業規避可能的貿易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