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車為單量與車商合作 棄二手車后市場機會
5月末,北京商報一篇《中間商來了 人人車不直賣》刷屏朋友圈,文章中講述了買家林先生希望通過人人車購置一輛二手車,而在預約看車時才知道,原來平臺上掛出的待售車輛有的是來自車商。
事實證明,這并非是個案。在人人車內部,車商早已經是默認的存在。這不僅與其宣揚的“個人車主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背道而馳,更是欺騙 用戶的不負責行為。在拿到C輪融資時,人人車李健曾對媒體表示,人人車不會通過二手車交易賺錢,事實上,所有的做C2C模式的二手車電商注重的都是兩端的 用戶資源,有了C端用戶便可以進入的汽車后市場,尤其是二手車金融與保險。
但人人車的行為,不僅破壞了C2C模式的交易環節,更是斷了自身要做汽車后市場的路。
300輛車近半數賣給車易拍 內設渠道部公開與B端車商合作
90后的小唐(化名)入職人人車有大半年的時間了。起初他對公司的未來有著無限的憧憬,然而好景不長,作為評估師的他卻發現了很多問題。
宣稱C2C模式,但是在工作中會對車商送來的車進行評估。評估后,又將車輛賣給C端買家或B端車商。導致不斷有買家因為故障問題投訴人人車。
小唐透露了給筆者,在人人車內部,成立了渠道部,這個渠道部主要就是與車商談合作,很多置換車和事故車的源頭都是通過渠道部掛在了人人車的頁面。
更讓筆者沒有想到的是,小唐透露給筆者,經他手檢測過的300輛車,其中有140輛都賣給了車易拍。“我們從賣家或者車商那里收車,評估之后很多車可能不能達到上架標準,這樣的車我們就會找其他方式處理掉。比如與車易拍合作。”小唐說道。
小唐還為筆者提供了一份截圖證據,根據截圖顯示,在車易拍的內部系統上的車輛來源赫然寫著“人人車”。

另據人人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與車易拍的合作也是通過內部的渠道部合作完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交易量。
有意思的是,人人車聯合創始人杜希勇此前對北京商報的報道回應稱,“4S店的置換車輛不等于傳統意義上的車商售車。人人車與4S店合作,相當于增加了個人買家的選擇。”那么,對于這種與車易拍的合作和企業內部成立的渠道部,杜希勇又該做何解釋呢?
人人車:你究竟是行業的先行者還是在拖后腿?
表面上看來,人人車對上架車輛進行了把控,不合格的車輛流入B端。但實際上,這種模式背離了C2C模式所提倡的簡化原則。本來C2C的提出,就是為 了減去B端環節,讓流程簡化,成本降低,對買賣雙方來說,能夠使雙方利益最大化。但是人人車的做法,無疑使C2C變成了C2B2B2C,非但沒有簡化,反 而加重了交易環節。這種逆行業發展而行的做法,也注定會受到質疑。
悉數人人車一路發展,卻爭議不斷。爭議的中心始終離不開對C2C模式的叛離。人人車雖然在外界宣傳上得到了用戶的一定認可,但實際上卻是問題不斷。不光是事故車屢遭買家曝光,在投資者層面也表現不佳。
有業內分析人士稱,人人車如今陷入了融資困境。雖然屢屢曝出融資煙霧,但確切消息卻遲遲未宣布。因此,人人車急需通過交易量的提升來換取市場和投資人的認可。但是短期內數據的飆升,不免會讓人對其真實性產生質疑。
截至目前人人車共獲得3輪融資,距離上一輪融資已過去9個月。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人人車D輪融資將在今年年初宣布。但從年初開始,人人車對融資的消息避而不談。上周末,人人車再度宣稱融資煙霧,但是遲遲沒有等來確切消息。
脫離C端用戶 如何做好汽車后市場?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人車的行為,也是玩火自焚。因為自身加入了多層B端車商的環節,對汽車后市場也是致命傷害。
C2C直賣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兩端的用戶資源,作為連接中間環節的人人車本來可以直接掌握一手的用戶信息,但是B端車商的加入,阻礙了對用戶數據的直接獲取。這讓本來宣稱通過大數據挖崛用戶,開發汽車后市場的人人車瞬間尷尬了。
由C2C變成C2B2B2C,中間多次加入B端,讓人人車離兩端的用戶越來越遠。而此時獲取用戶數據,必然不是純粹的一手數據,真實性和精準性都得不到保障。而底層數據無法保障就無法打開汽車后市場的大門。
以金融貸款為例,普通用戶購買二手車,可以通過人人車平臺貸款完成。而車商則無需貸款環節,這樣對人人車的金融業務就會造成一定的損害。在與合作伙伴的談判中,人人車不得不吹大自己的金融潛力,而實際上,人人車已經脫離了用戶,所謂的汽車后市場服務也終將是泡沫。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人人車圍繞著交易平臺、金融、售后形成自己業務的三大支柱。分析認為,人人車同時在支付和交付環節提出解決方案,實際上已經完成了二手車服務交易閉環。
事實上,交易環節刷單,后市場脫離用戶,人人車真的實現了閉環嗎?真的能實現閉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