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金剛能否撬動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
整個汽車產業鏈利潤最大的一塊也是汽車后市場, 而互聯網汽車金融作為汽車后市場非常重要的一塊,眼下這場好戲才剛剛開始。在當前這片新的天地中已有多種模式在激烈角逐中,最終誰又能吃到互聯網汽車金融這塊蛋糕?又是如何整合資源,優化升級自己的模式?
如今在現實而又殘酷的汽車市場中涌現了無數的O2O創業者,大量的創業者一股熱血涌入進去沒多久就被拍倒在沙灘上。他們從汽車后市場洗車、保養、美容、二手車交易、維修……的發展中,被互聯網+這股大風影響著,當然還是涌現了不少優秀的汽車后市場創業團隊,并且不斷有新的游戲參與者加入。各路高手背景來歷各不相同,但是大家卻共同角逐這片新的天地。
我們根據汽車用戶合作方的不同,可以將當前市場上汽車金融劃分為以上六種模式。
一、銀行模式。
用戶使用信用卡分期購車,在銀行申請貸款購車。需要提供戶口本、房產證等資料,通常還需以房屋做抵押,并找擔保公司擔保,繳納保證金及手續費。一般首付款為車價的30%,貸款年限一般為3年,需繳納車價10%左右的保證金及相關手續費。銀行的車貸利率是依照銀行利率確定。
當然了傳統銀行營業網點遍布各大中小城市,在滿足客戶的需求上還是可以方便的從多地滿足的。
不足一:商業銀行申請汽車貸款,所需提交的資料較多,審核過程非常嚴格甚至可以說是苛刻。向銀行申請一筆貸款,往往需要購車者提供有效身份證、戶口簿、收入證明、單位證明等10余種證明材料。在辦理過程中,還要經過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貸前調查、貸時審核,以及辦理新車牌照、抵押登記等多道程序,致使客戶從支付首期款到提車要等上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很多購車者就是因為在辦理的過程中因為門檻相對較高、手續繁瑣、雜費較多而最終沒有成功。
不足二:傳統銀行雖然給普通大眾提供金融服務與產品,但大頭還是大中型企業,不是每個普通人都能當上傳統銀行的VIP。
不足三:傳統銀行的對公業務則是強項,房貸等大金額貸款目前來說難以撼動。
二、汽車門戶電商模式
媒體汽車門戶電商平臺紛紛通過與汽車金融公司合作率先推出了各種金融服務,業務類型有分期購車,買新車貸款、各種汽車保險、理財產品等。
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尤其是一些經濟實力并不是特別強的年輕人會有貸款的需求。而商家通過貸款、分期付拉動汽車的銷售,同時借此搶占汽車金融市場推出各種汽車理財產品。此外,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汽車保險也提升用戶購車體驗。
從流量入口的角度來看,汽車媒體平臺聚集了大量的汽車愛好者用戶,具有明顯的入口優勢。這些平臺憑借著電商運營積累了大量忠實用戶和有效數據,其中新車用戶數據占比非常大,與他們合作的金融公司能夠憑借專業的數據分析及線上風險評估工具,有效地將專車購車群體從平臺龐大的數據庫中篩選出來,為這類用戶群體提供更便捷的購車服務。
從申請汽車貸款的速度和審核條件來看,這類平臺往往都不用受到戶籍限制,也不需要不動產抵押,從申請到放款的速度會比較快,而且分期還款的時間也會比較長,這將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但是汽車推出汽車金融服務同樣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不足一:汽車門戶電商平臺雖然是采取跟其他汽車金融公司合作的方式,但仍然是一種B2C的方式,消費者的選擇余地會比較小。而且電商平臺的立場仍然會更傾向于金融公司這邊,而不是消費者,這就免不了會造成用戶服務體驗上的不足。
不足二:汽車放貸的壞賬率相對來說比較高,汽車門戶電商平臺自身并不具備風險掌控能力,完全依賴于與其合作的公司,一旦壞賬率過高的話,這個對于電商平臺而言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
三、汽車廠商模式
其實汽車廠商們很早就推出金融車貸服務,豐田、大眾、上海通用等汽車廠商紛紛投推出了汽車貸款、分期付款、保險等各項金融服務,如今他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廣自己的金融服務,汽車廠商直接進軍互聯網金融也是優勢明顯。
第一,對于汽車金融公司來說,消費者不僅通過4S店可以直接申請辦理,同時在廠商的線上官網也能夠線上申請。最終消費者的交易場景是通過4S店消費者直接面對面接觸到汽車銷售人員,往往這個時候汽車廠家所推出的金融服務更容易人消費者認可和接受。
第二,相對銀行貸款而言,汽車廠商推出的金融貸款對于戶口、房產等硬性條件都沒有過多要求,而且放貸方式也相對比較靈活。此外,更容易申請到較長還款期,通常為3年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車主的還款壓力。
第三,汽車廠家通過多年的運作,他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忠實品牌客戶,他們進一步向這些用戶推出各種金融理財服務也更容易被這些車主們所接受。而汽車廠家推出分期付款、貸款等各種金融服務同樣也能拉動廠家汽車的消費。
從目前來說,汽車廠家所推出的金融服務在體量上僅次于傳統銀行,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下他們卻很難成為主流。
困難一:傳統汽車廠商在線上的運作能力是他們比較薄弱的地方,目前他們大都采取與各大電商平臺合作的方式來線上銷售汽車。汽車廠商要想在線上推出各種金融服務只能是通過自家的官網,但是卻沒有入口流量優勢。
困難二:過去在線下從事汽車金融,如今線上眾多的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靈活性上更優也會帶來很大的挑戰。
四、C2C綜合服務平臺模式
與很多二手車交易平臺一樣,汽車后市場的C2C平臺模式能直指用戶痛點而廣受歡迎。C2C平臺的模式二手車以及金融服務正逐漸受到業內外人士的關注,那么這種模式憑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績?
首先,作為汽車綜合服務平臺,C2C平臺模式鏈接了車主和汽車服務人員(如車險從業人員、汽修技術員等),打破了傳統的車主與商家模式,從車主——商家(老板)——技術服務人員,到車主——技術人員,整個過程更加開放透明,同時能讓車主和技術服務人員雙雙受益:前者獲得價格優惠,服務加倍的享受,后者工作自由收入更多。
此外,在二手車金融服務這塊,C2C的模式省去了不必要的車險購買中介環節及成本,同時還能通過平臺代辦服務功能享受更多的快捷便利服務。
這種C2C的模式作為第三方服務平臺,其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挑戰一:服務的標準化問題。每個上門服務的保險人員所提供的服務水平都會參差不齊,給用戶的體驗也會造成千差萬別,作為第三方要想提供統一標準化的服務著實是一項挑戰。
挑戰二:如何加強平臺對服務人員的監控問題。僅僅是通過客戶對服務的評價還是不夠的,需要對上門服務人員具備更合理的監管,才能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
五、互聯網巨頭公司
對于汽車金融這個后市場最大的肥肉,互聯網巨頭們也不可能會輕易放過。阿里通過與50多家汽車企業達成合作提供貸款服務。巨頭們切入到整個汽車金融市場,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首先,從流量和入口的角度來看,巨頭們擁有其他任何平臺都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阿里旗下的天貓、淘寶、支付寶。巨頭在布局新車和二手車交易同時也通過各種合作來推出相關汽車金融服務。而且巨頭更容易獲取銀行、汽車廠商的直接合作。
其次,從品牌影響力、資金實力上來說,巨頭們能吸引更多人的信任,同時搭建自己強大的風控系統。而實力比較弱小的平臺將面臨倒閉風險,因為隨著監管細則的到來,央行對于金融理財平臺的注冊資金加大了審核要求。
最后,巨頭們在大數據挖掘上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通過對用戶的金融數據深入分析,資金和數據安全的保護能力都是其他平臺望塵莫及的。同時借用多維度數據能夠很好地預估出該理財用戶的資金實力、個人信用度。
但是對于巨頭們來說,并非強大的不可敵的狀態。雖說優勢很多,但是巨頭們未必就一定能夠把這件事情做好,對于汽車金融也同樣。
難點一:汽車互聯網金融,不僅僅是需要懂互聯網的人才,還需要懂金融懂汽車方面的人才。巨頭們的業務范疇太廣,每個領域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資金也相對會有限,這就導致他們在很多垂直細分領域并不一定能夠戰勝創業平臺。
難點二:其他平臺的競爭平臺在布局汽車金融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基礎并建立起了自身的競爭壁壘,要打破這個壁壘對于巨頭來說難度也不小。因為巨頭們布局汽車金融才剛剛開始,眼下對于整個汽車金融業務的沖擊力并不大。
六、互聯網金融P2P模式
P2P與汽車金融的結合,其潛力來自于可以覆蓋整個汽車產業鏈條,為各個環節提供金融服務。
P2P汽車金融的興起對于過去傳統的汽車金融具有比較大的沖擊力,尤其是對于傳統銀行。當然這類平臺種類也非常之多,有綜合類的也有眾多垂直于汽車金融的P2P平臺的。
其一,相比過去傳統的銀行汽車放款而言,互聯網金融完全可以打破他們在制度上、市場推廣上的障礙。80后、90后正在成為汽車消費的主力大軍,而這部分人腦海中往往都有著互聯網金融概念,他們接受P2P的方式也會比較容易。眼下P2P金融已經得到了央行的認可,洗牌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而言是有著極大地規范作用。
其二,對于一些金額不是特別大的汽車貸款來說,P2P理財充分的靈活性是其最大的優勢,同時P2P的放貸方式也大大節省了消費者購車的時間成本,這個對于很多不喜歡麻煩的年輕人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其三,在股市不景氣的態勢下,很多人都把資金轉移到了各種P2P理財平臺上。這就顯示出了P2P在汽車金融理財上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進入門檻相對來說非常低,有的甚至1元就可以購買汽車金融理財產品,而且收益率相對來說非常高,這個對于投資者來說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當然,P2P汽車金融理財也存在非常大的風險,過去就出現了不少這樣平臺跑路、倒閉的現象。
風險一:高收益和高風險往往都是成正比例的,收益率高達8%-20%,一旦出現大規模用戶套現或者到期兌付的情況,平臺就難以在短時間內支付大量的利息,導致用戶流失,甚至平臺癱瘓倒閉。
風險二:很多P2P平臺為了吸引用戶他們的申請條件非常簡單,所以風控能力非常差,這就會導致平臺的壞賬率比較高。雖然有逾期壞賬墊付資金的措施來保證投資人的資金安全與收益,但是一旦壞賬率超過風控能力范圍,平臺必將面臨倒閉風險。
不難發現不論你是傳統的模式還是借助互聯網的強大優勢,都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漏洞,而且這些漏洞很多也是來自于行業的不成熟和資源匹配銜接的問題。比如前期花重金在to B段,但是之后發現沒有解決好c端的用戶體驗,導致的后勁不足,沒法支撐搭建起來的臺子。大家在這個過程中都難免會由于大市場的誘惑和本位主義的限制,要么貿然行動實行冒險主義策略,要么容易自以為是進行野蠻掠奪市場資源。但是任何新興市場都需要時間的沉淀,和整個行業結合對跨界資源的高度整合才有可能實現鳳凰涅槃般的突破。
過去汽車行業一直以產品為中心,以汽車為中心,相應汽車金融就會以某一款汽車金融產品為中心,去跟用戶進行推薦。而未來在互聯網+帶來的推動下,將直接推動汽車金融從“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向“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模式的轉變。
透過市場我們也發現一些新興的公司正在迅速生長壯大著。其中一家名為“好車轟轟”的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因為在這個領域的服務特色和專業背景吸引住了我們的目光,好車轟轟不僅擁有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還有融資租賃公司、投資擔保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汽車租賃公司以及汽車快消服務網絡,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金融元素貫穿的服務閉環。當然依托這個閉環,好車轟轟未來的發展戰略可分為三大版塊:好車轟轟汽車金融服務業務,汽車產業鏈整合業務,以及跨界產融結合服務業務。
依靠這樣的體系,當好車轟轟服務了數百萬級的車主之后,其平臺可以利用大數據對車主們其他需求二次深度分析和挖掘,從而為車主們提供一系列配套的金融服務,比如消費貸款、教育貸款、旅游分期、保險等。這樣將形成健全的金融生態體系來服務更多用戶的潛在需求。擺脫過去單一行業的發展,通過產融結合的手段來實現優化當下市場消費群體的消費結構和消費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