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國內不待見柴油車:明明動力強還省油
相信很多關注新車消息的車友都會發現,很多同款車型在歐洲以及美國市場上市時都會推出柴油版本,而國內則只有汽油版,僅有卡車、大客車、工程車這樣的“打車”才會搭載柴油發動機。
統計數據顯示,對汽車尾氣排放要求更加嚴格的歐洲,柴油車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中國卻不足1%。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柴油車在國內吃不開呢?
首先來說說國外為啥要普及柴油車,也就是說柴油動力有何優點:
-低扭強。柴油發動機在低轉速的時候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扭矩,這在載重、爬坡和越野的情況下要優于汽油發動機。但是在高速上的表現則不如汽油車。
-油耗低。壓燃式的柴油機能量轉化率比點燃式的汽油機更高,所以相同排量的兩種發動機,柴油機的油耗更低。
-更安全。相比汽油來說,柴油不易揮發,著火點更高,因特殊情況被點燃或發生爆炸的概率更小,所以柴油車更加穩定、更安全。
-排放低。相對于同等排量的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的動力更為先進,扭矩可提升40%左右,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則能降低10%。
為啥國內不待見柴油車:明明動力強還省油
既然看似滿身都是優點,那柴油車為什么在國內普及不了呢?
-傳統觀念。很多消費者都知道柴油車的動力更強,也更加的省油,但是在國內幾乎都是貨車在用柴油發動機。這些貨車的噪音大、振動明顯、冒黑煙,這些直接成為了柴油機的標簽。同時,他們還覺得我國柴油的質量,是導致柴油車冒黑煙的主要原因。
-油品/發動機品質要求高。柴油機的燃油噴射裝置,極其精密制造難度大,如果使用了劣質燃油會嚴重縮短噴射裝置的壽命。由于柴油機壓縮比很高,需要很高的結構強度,因此重量、體積會比較大。
對于油品問題,目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解決的曙光。
國家能源局近日對外發布第六階段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兩項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提出,標準中提出的國VI階段車用汽柴油在主要技術指標上已經達到了歐洲現階段車用汽柴油的質量要求,在個別技術要求上已經優于現行的歐盟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