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發展正當時
2015年,國內二手車交易總量定格為940萬輛,并未如人們預期般進入“千萬輛”時代。進入2016年之后,隨著《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 干意見》等促進政策的發布,二手車市場發展在國內迎來了新的階段。盡管在網易汽車截稿時半年數據尚未發布,不過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1-5月全國二 手車累計交易量達到了395.56萬輛,同比增長4.89%。
回顧今年上半年二手車市場整體發展狀況,可以歸結為三句話,即“政策引導破局,限遷逐步解禁,電商回歸理性”。

天時:政策引導破局
正如前文所述,2015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雖然達到了破紀錄的940萬輛,但仍未如預期般達到千萬輛規模。同期的新車銷量則接近2500萬輛,而在美國市場每年二手車與新車的交易量比值約為3比1,兩相比較,我國二手車市場還有很大潛力等待挖據。
在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特別提到了要進一步活躍二手車市場,使其成為挖掘國內汽車市場需求潛力的重要手段。這也是繼2009年后“二手車”再次出現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隨著在市場規模和政府導向兩個方面均傳出積極信號,3月25日一份對于活躍二手車市場交易具有重要意義的文件正式出臺。在這份由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中,對包括限遷、二手車稅收等共提出了8條指導性建議。
對于二手車市場最為關心的3個方面,這份《意見》中均有所體現。首先《意見》規定從6月開始各地對于二手車的限遷政策要全面解禁,其次在稅負公平和統一稅收的原則下,針對二手車的稅收政策正在研究過程中,同時二手車臨時產權登記制度未來也將推出。
可以說,一直擺在二手車流通行業面前的“三座大山”,已經開始慢慢移除。

地利:限遷逐步解禁
根據《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從6月1日起除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外,全國各地政府均應取消對“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和安全標準”的二手車的限制遷入政策。
政策實施1個月以來,共有包括蘭州、酒泉、貴州省、新疆自治區、廣西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和廣東省等在內的11個省、市提出取消二手車遷入限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我國的西部地區。
不過與實施機動車限遷政策的327個城市相比,目前二手車限遷解禁的整體推進依然有些遲緩。
對于許多地方政府來說,防治環境污染仍然是他們手中拒絕限遷解禁的擋箭牌。但實際上,對地方財政貢獻較少才是 二手車限遷難以解除的根本原因。據統計,2015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額為5500億元,但僅為國家貢獻稅收1.5億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僅合肥市一地 去年通過新車交易產生的車輛購置稅就總計超過27.6億元,遠超二手車在全國貢獻的稅收總額。

人和:電商回歸理性
雖然二手車市場在國內發展一直比較緩慢,但其背后所蘊藏的巨大市場潛力卻早已被各方資本所關注。尤其是隨著移 動互聯大潮的到來,資本、互聯網和二手車三方結合,電商成為二手車領域新的熱點。去年以優信二手車、人人車、瓜子二手車為代表的二手車電商迅速在市場上站 穩腳跟,一方面這些平臺優化了原有的B2B、B2C、C2B和C2C模式,另一方面其在市場擴張方面的“燒錢”規模同樣令人咋舌。
不過進入2016年以后,同許多與互聯網相結合找到新的發展點的傳統行業一樣,二手車電商也開始慢慢回歸理 性。原來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不多見了,諸如3千萬元豪擲60秒廣告的案例也再未重現。二手車電商開始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線下拓展和提升服務質量方面,許多二 手車電商進入了以城市為單位逐步穩健發展的階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手車電商領域上半年還發生了一件不愿被過多提及的丑事。今年315晚會上,一家國內市 占率第一的二手車電商代替原來經常上榜的整車制造商,成為了汽車領域被曝光的重點對象。這家平臺標榜在交易過程中“公開、透明、無差價”,但實際上卻通過 為買家和賣家搭建不同競價品臺來從中賺取利潤,其行為構成了欺騙消費者。這一事件的曝光隨后引發了社會上對于二手車電商誠信問題的思考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