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車費改全面鋪開 創新經營將成車險業新挑戰
7月6日,保監會正式下發的《關于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全國推廣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 出,自2015年6月1日以來,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已在黑龍江等18個省市實施并取得積極成效。經研究決定,保監會將商業車險改革試點 推廣到全國范圍。
前兩批試點的順利開展,保險業商業車險費改以行業示范條款為主、保險公司創新型條款為輔的總體設計目標已經取得較好成效。隨著第三批18個費改地區在 2016年6月24日正式完成切換,我國商業車險費改在全國范圍正式鋪開。業內專家指出,商業車險費改的實施,為消費者帶來了實質的優惠,但與此同時,在 車險發展進入低增速時代的背景下,這將使車險行業競爭更趨激烈,車險服務能力也將迎來更多的挑戰。
徹底解決車險“高保低賠”
作為占據財產險市場70%份額的險種,商車費改受到了萬眾矚目。
去年6月,我國商業車險費改正式啟動,共分為三個批次逐步開展試點推廣。6月24日晚10時,北京正式完成商車費改新系統切換,至此,商業車險費改已在全國范圍內36個省市鋪開,產險費率市場化進程加速。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前不久在總結商業車險改革試點成效時表示,一是保險責任范圍擴大,新版商業車險示范條款徹底解決了“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等前 期輿論集中反映的問題;二是消費者保費支出下降,截至今年4月末,試點地區車均保費同比下降6.8%;三是保險覆蓋面擴大,今年前4個月,試點地區商業車 險簽單件數同比增長21.7%,投保率達到73.6%,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四是保險保障程度提升,試點地區消費者平均購買的商業三責險責任限額從 41.9萬元提高到48.8萬元,提高近7萬元;五是車險市場保費收入穩步增長,改革試點地區車險保費增速在兩位數以上,與未改革地區基本持平;六是保險 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能力素質得到提高;七是保險在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和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有利于社會公共福利水平在相關領域的提升; 八是保險公司經營效益有所改善,2014年全國共有9家公司實現車險承保盈利,截至2016年4月,已有13家保險公司實現車險承保盈利。
為了確保商業車險費改的穩步推進,保監會《通知》要求,2016年7月1日前,各財產保險公司應停止使用北京、河北、山西、遼寧、上海、江蘇、浙江、 福建、江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甘肅、深圳、大連、寧波、廈門等18家保監局所轄地區原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并及時啟用經保監會批準的新商業車險條 款、費率。各財產保險公司應建立健全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監測調整機制,動態監測、分析費率精算假設與實際經營情況的偏離度,防止車險主要經營指標的實際值較 費率精算報告中的預期值發生重大偏離。
有助車主養成安全駕駛習慣
商業車險費改通過保費“獎優罰劣”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助于讓車主自覺養成安全駕駛習慣。通過發揮費率的杠桿作用,激勵投保人提高安全駕駛意識,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記者注意到,費改后,除基準純風險保費外,車險保費還與費率調整系數有關,包括無賠款優待、自主核保、自主渠道、交通違法4個系數。其中,中保協示范條款的無賠款優待系數(NCD系數)為0.6-2.0,駕駛習慣良好、出險頻率低的車主保費將大幅降低。
在第三批商業車險費改中,北京地區關于商業車險基準費率方案對NCD系數的取值范圍在全國的基礎上有所延伸,并將采用交通違法浮動系數。新規明確規 定,闖紅燈3次,保險費率上浮5%,直至最高上浮15%;超速(未達50%)3次,保險費率上浮5%,直至最高上浮15%;超速(超過50%)1次及以 上,保險費率上浮15%;如果車主同時發生闖紅燈、超速等違章記錄,那么第二年保險保費系數將累計疊加,最高上浮45%。
北京保監局產險處處長崔振海對此解釋稱,經過行業測算,闖紅燈與超速是在違章中危害較為嚴重的行為,風險等級偏高,許多交通事故都與此掛鉤。為了促使 司機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未來車險保費還可能與其他違章行為掛鉤。此舉能夠更好地發揮車險社會管理功能,強化保費對交通違法行為的約束和懲戒作用。
同時,崔振海還針對“保費是否因此產生過大上浮”的質疑表示,借鑒深圳的情況,保費整體上浮范圍不大。深圳自2011年開始試點商業車險費率與交通違 法記錄掛鉤機制,將逆行倒退行駛、闖紅燈、超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等違法行為與保費掛鉤。該機制實施一年后,深圳地區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8.03%。 同時,深圳機動車輛出險頻率同比下降了15.6%,成效顯著。
創新服務模式將成競爭特色
在商業車險費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新車險條款擴大了保險責任,將自然災害、家庭成員人身死亡等情形也納入保險保障范圍,大幅提高了商業車險風險保障水 平,使廣大消費者實實在在的獲益。對于消費者而言,車險的選擇將不僅局限于保費的升降,還包括品牌、服務、理賠等環節,這無疑為追求創新服務的險企提供了 巨大的機遇,但也同時面臨了更多新的挑戰。
“盡管商業車險費改試點一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出現的問題值得人們關注。”陳文輝指出,一是對改革方向認識不統一。部分保險公司固守舊式思維模式, 希望監管部門出面進行價格費用干預,以達到維持市場份額、實現經營利潤的目的;部分監管干部認為所有問題都是市場的問題,與監管關系不大。二是綜合成本率 的結構有所變化。在綜合賠付率下降的同時,綜合費用率上升,這說明行業費用競爭有所加劇,行業運營效率仍然不高。從長遠看,這一問題要通過深化改革來治 本,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自主競爭手段。從近期看,要通過加大監管力度來治標,通過嚴查重罰對市場形成強大震懾,真正做到“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確保市場 平穩。
有專家預測,費率市場化只是車險市場向開放轉型的第一步。今后創新技術的逐步介入將會令險企的差異化服務更加明顯。而險企的服務范圍和銷售渠道范圍也 將進一步拓寬,僅依靠現有的直銷、車商、經代等渠道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市場競爭,創新的服務模式將逐漸成為各家險企的競爭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