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動力來勢洶洶 誰吹皺了車市一池春水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數據顯示,今年1~5月輕型貨車完成銷量65.7萬輛,同比增長-9.72%,累計增長-4.98%。與商用車整體市場連續三個月保持增長態勢不同,作為商用車的細分市場之一——輕卡市場已連續三個月呈下滑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輕卡市場勁旅的江鈴,卻出人意料地出現下滑,江鈴前5個月銷量同比下降15.69%。以5月輕卡銷量為例,江鈴不但被排在前面的江淮拉開差距,也讓排在其后的東風虎視眈眈。細究之下,也不難發現個中緣由。
■得發動機者得天下
早前曾有業內資深人士稱“得發動機者得天下”,現在看來,仍非虛言。在國內輕卡成長的過程中,發動機是最大的技術突破對象。如今,作為車輛的核心總成,發動機依然是用戶購車時的重要考量。
上世紀80年代,4JB1發動機作為日本五十鈴N系列輕卡的動力,被引進到國內。五十鈴輕卡憑借全新的外形和內飾,尤其是結實耐用、經濟省油的特點深得國內用戶信賴,對國內輕卡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力。長期以來,配裝日系發動機的輕卡在國內中高端市場具有優勢,其中以江鈴、慶鈴為代表。然而,隨著國內輕卡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這種情況逐漸成了業內人士口中的“此一時,彼一時”。
“以前輕卡配裝的日系發動機是針對日本市場環境研發的,多為輕載型,且要在高轉速情況下,才能實現較大的動力輸出。我國用戶多以重載、大扭矩的群體為主,從目前來看,難以適應國內高速物流發展的需求。”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歐馬可事業部副本部長李智表示,“早期用戶使用配裝日系發動機的輕卡,可選擇性小。此后,一方面是市場的轉型;另一方面是用戶對產品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轉型過程中,用戶發現配裝的日系發動機與自身的期待存在差異,難以滿足現實需求,于是轉而投向配裝美系發動機的輕卡。這是用戶群體改變選擇的最主要原因。”
安徽江淮納威司達柴油發動機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清榮認為,軸距段為3308mm的輕卡在當前國內市場銷量最好,“從整車上講,輕卡分為窄體、中體和寬體車型。日系493發動機如果配裝到寬體輕卡上,則動力略顯不足。換算為功率,就需要在100kW以上,而這個功率段,正好是美系發動機所擁有的優勢。”
此外,當前輕型柴油機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五十鈴一家獨大的局面難再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云內動力、康明斯和濰柴等輕型發動機的銷量都出現大幅增長勢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輕卡市場的發展趨勢。”李智說。
■工況不同導致選擇差異
一直以來,發動機技術始終引領著輕卡的發展方向,無論是自主研發,還是采用引進技術的發動機,都是為了整車能夠獲得較好的動力表現。因而,如何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就成為主機廠考慮的首要問題。
商用車資深人士楊再舜表示,我國輕卡己從引進消化、借鑒篩選走向自主開發的階段,并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品牌體系。科技水平也從單純模仿日系、歐系、美系產品到形成綜合各系優勢的品系。
“美系輕卡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大,相比之下,以493發動機為代表的日系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在輕卡車型上相對較小。”楊清榮說,“從目前的技術平臺講,美系技術相對領先,動力和經濟性都比較好,發動機壽命也優于日系,這也是市場發展的趨勢。”提及因排放升級而帶來的發動機技術升級,楊清榮表示:“493發動機也可以進行升級,這沒有問題,只是技術平臺不一樣。”
隨著國內輕卡市場的轉型升級,未來的輕卡性能主要體現為動力強勁、低噪聲、安全可靠、節能環保。在李智看來,日系發動機與美系發動機相比,某些方面存在欠缺。雖然近年來在柴油機控制技術上,本土品牌已迅速拉近與歐美日發達國家產品的距離,但在核心技術上仍有差距。
一位不愿具名的發動機生產廠家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對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少用戶開始選擇更為節能的美系發動機。“自國五開始實施以來,配裝美系發動機的輕卡越來越多。比如福田康明斯發動機,它有很多地方是針對中國市場特點開發的。而傳統日系發動機在這方面則有所不足。日系和美系發動機的定位及工況也不同,一定程度上導致用戶的選擇不同。”
■多維度因素造成市場變化
隨著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排放標準的提升,輕卡將向著中高端市場發展,并且比例會越來越大,“從目前情況看,市場對美系發動機的接受程度比預想的要好,因為它能夠滿足當下快速物流的發展需求。”楊清榮說,“當然,價格也相對高一點。”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帥鈴營銷公司總經理助理黃躍則認為,“現在輕卡市場上配裝各品牌發動機的都有,很難說誰好誰不好,我們既有配裝康明斯發動機的產品,也有在五十鈴發動機基礎上進行升級的產品。高端輕卡要么采用歐美技術的發動機,要么采用日本技術的發動機。兩者是在不同平臺基礎上研發的,都擁有比較先進的技術。”
除了發動機的因素外,李智認為,整車廠家通過對市場走勢的精準定位,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也是當前市場變化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國汽車排放標準全面升級,以及物流運輸業的發展,高端輕卡銷量占比增加,而由于成本上升,原有低端輕卡用戶,很大一部分轉向其他載貨卡車。”
在采訪過程中,一位成都的經銷商向記者表示,在排放升級帶來成本壓力的同時,輕客也會蠶食一部分輕卡市場份額,“輕客很容易就可以改裝成廂式貨車,并且價格要比升級之后的輕卡便宜一些。這對傳統輕卡用戶而言,也是很好的選擇。”
【短評】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人們對輕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由于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汽車排放升級跑步前進,由此帶來發動機的高品質,也必然把輕卡整車推向中高端。正如一名經銷商所言,車輛外觀時尚、內飾精致、動力強勁、節能環保,這都是用戶在選擇車輛時提出的具體要求。總結為一句話,就是高性價比。
筆者認為,整車企業要想提供一輛高性價比的輕卡,既要有高品質的硬件配置,也需要高品質的服務舉措,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時代大背景下,物流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是必然趨勢,這勢必要求運輸工具與之相匹配,而作為生產資料的輕卡必須具有較高的出勤率和承載力。良好的硬件配置可以保證整車的出勤率,完善的服務等軟件配置,則在整車可靠性的基礎上,增加用戶的黏性。試想一下,在兩者都很完備的情況下,何愁沒有市場。但真正能做到這兩點的企業,少之又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