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金融的新形勢和新機會
“2023年,交易量將達到1800萬輛左右的規模”,AutospaceCEO和創始人曹芳寧對中國二手車市場 發展的預測相對保守,“但整體來說二手車行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尤其是消費者的升級需求非常旺盛。另外中國消費者,過去只是把車作為一個代步工具,未 來會有各種場景化的需求。這些需求會從東部城市移到二三線城市”。

從宏觀角度來說,國內基準利率的降低,整個社會平均融資成本的下降,都會帶來二手車庫存融資資金成本的下降。 同時,未來像車易拍這種二手車交易電商平臺,類似天天拍車這些新的2C端電商平臺的興起,讓消費者擁有更多渠道,更方便去拍到想要的二手車。同時,在認證 方式方面,在風控方面,很多新的技術手段,進行整體的風控都能夠讓未來二手車發展能夠進一步健康地推進。
微觀方面,首先在供給端,二手車整體的數量增長是非??焖俚?,無論是車輛更新的周期縮短,還是融資難度的降 低,都讓供給端能夠提供越來越多的車源。在消費端,城市消費者,包括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對于二手車的需求越來越旺盛。這來源于他的消費能力提升,包括消費 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都會促進整個二手車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蓬勃發展的市場中,有各種各樣的參與者。首先,黃牛這些原始模式已經越來越萎縮,廠商以及第三方機構以品牌 二手車經銷商的身份更多地出現。無論是資金端、物流端還是信息端,將越來越多地通過線上進行信息透明化管理。線上的資金往來,也比過去來得更容易。未來包 括C2C在內的創新模式,使得二手車交易能夠更加旺盛,交易量也會逐步提升。行業整體格局當中,市場上各個參與者在二手車鏈條中,參與方式都不一樣。交易 服務有比較傳統的,也有運用電商模式的。隨著市場的競爭加劇,很多我們認為發展非常好的企業,遇到一些問題,包括平安好車,說明整個二手車競爭是加劇的。 同時二手車這個行業需要非常好的運營管理,包括強大的資金鏈支持。一些評估機構,作為第三方評估管理公司,也不斷涌現,來支撐整個二手車競價環節的競爭 性。無論是政策的放開,還是一些牌照的給予,也更加離不開國家部委、行業協會的支持,都能夠讓整體的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順暢。
特別是融資的現狀,首先大型的一些網上平臺,尤其是做規?;洜I的網上平臺,融資額都一一擊破了記錄,甚至是 上億美元的記錄。C2C的一些公司,甚至達到了上億美元的融資額度,在所有互聯網企業當中,排名都能夠進入前十。汽車流通行業可以出現非常大的獨角獸,也 具有非常大的投資潛力。這些企業未來的發展,我們非常看好,同時他們的融資額度、將來的估值也是非??捎^。目前,二手車電商投資規模,上分成幾大類型,基 本上三分天下——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經達到了三千萬美金。這樣的公司也會出現行業的兼并者,對于初創企業的發展,會形成巨大的挑戰。商業模式無論是咨詢平 臺還是2C平臺,在融資當中都有一定的份額。過去在中國通常都不太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從過去一兩年的融資情況,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樣一些電商平臺,目前 也受到投資機構的追捧。但整個二手車創業創新目前的態勢,也是比較嚴峻,創業的窗口期即將關閉。
這話怎么講?從2014年開始整個二手車創業的態勢非常激進,中小企業都涌現在這個環境當中。但2015年創 業企業數量已經有了下降,而且越來越多的大顎的出現,造成一些初創公司,找不到市場生存空間。未來我們會看到的就是兼并收購,淘汰出局也會越來越增加。這 些都會對于現有的二手車企業,包括未來準備進入的企業,形成了巨大的挑戰。我們非常有信心的認為,二手車電商將會跟新車、后市場電商進行一些合作,甚至會 出現戰略合并。其實也是大家報團取暖非常好的機會。一些大的玩家,也在從二手車電商逐漸滲透到新車電商當中,以竊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創新的金融模式。幾個汽車金融的門類,包括批售金融和殘值處理,尤其殘值處理是目前二手車可能會遇到的一個非 常重要課題。殘值處理估價的標準化,這些都會形成非常重要的金融窗口以及市場機會,特別是在融資租賃市場發展初期。跟歐美相比,中國還處在早期發展階段, 預計復合增長率超過50%。2020年達到2000多億元的水平。在這樣的環境下,對于流通行業尤其是二手車行業,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二手車的 金融租賃,對于未來來說,可以是非常重要的商業模式。很多大的平臺正在發力,在建立自己的體系。這方面我們跟歐美國家相比,差距非常大。哪里差距大,哪里 就有機會的機場,相信這也是中國很多平臺型企業,可以趕超的地方。
延保也是二手車未來業務一個非常大的增長點。延保非??简灝a品的定制,同時延保對二手車殘值提升的影響,非常大。未來法律法規、政策,以及保險公司的介入,會對整個延保市場的界定和內容,造成非常多的影響,也會讓延保內容得以完善。
關于延保業務的關鍵成功要素的分析,首先是產品設計——如何讓消費者覺得,價性比比較高;第二整體規?;?,目 前延保市場上,還是群雄逐鹿的態勢,已經逐漸出現了市場的龍頭。這些市場龍頭未來也會跟一些平臺性的企業進行戰略聯盟。未來市場動態發展,是怎么樣的一個 趨勢?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