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的SaaS模式能走多遠?
雖然汽車后市場SaaS模式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但是經過仔細的市場分析,筆者發現,留給SaaS企業的市場空間,卻并不如想象的那樣大。

最近一段時間,汽車服務門店SaaS企業動作頻頻,7月16日,深圳驅動新媒體推出了面向汽車服務門店的新產品——知店SCRM,一款可以直接連接門店和客戶,幫助門店開展營銷和促銷活動的SaaS系統。而就在上個月,上海復通軟件和重慶車杰盟分別發布了e店通開放平臺和車杰盟B2B SaaS平臺,獲得了業界不少關注。
汽車后市場SaaS模式為何成熱點?
過去兩年,汽車后市場“互聯網 ”領域發展迅猛,大量資本涌入,不少創業企業在風險資本的支持下,瘋狂圈地,野蠻生長。影響最大的幾個企業主要集中在O2O和B2B領域,前者主要連接服務商和車主,如途虎、典典養車等,后者主要連接廠商和終端門店,如淘汽、中馳車服等。
本質上,這兩種類型的企業都是直接切入交易環節,直接與傳統的服務商和中間渠道展開競爭。因為這塊市場最為巨大,在萬億規模的汽車后市場大盤里,切入交易環節的互聯電商網企業面對的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這塊市場的爭奪不可能不激烈。為了迅速占領市場,各大玩家發起了一場“燒錢大戰”,通過大量補貼和低價促銷,讓廣大車主和終端門店享受了一陣“意外福利”。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這種“燒錢”模式無法持續,創業企業和投資機構也開始逐漸回歸理性。許多曾被追捧的模式被證偽,一批后市場創業企業倒閉或被迫轉型。目前,業界主流的觀點認為,汽車后市場領域線下服務能力的建設要重于線上渠道的建設,那些沒有沒有盈利能力,沒有終端服務能力,不能給客戶帶來持久價值的互聯網企業遲早要被淘汰。
傳統服務企業的價值被重新發現,前期靠補貼圈了一定用戶規模的互聯網企業,開始投入大量資金發展線下門店。同時,一些傳統的終端服務門店和配件服務商,特別是具有一定規模的加盟連鎖企業,開始采取各種方式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和“ 互聯網”的能力。比較典型的是米其林旗下的馳加、華勝專修連鎖、小拇指,投資數千萬甚至上億元來建設自己的信息系統和線上平臺。在國內汽車后市場,還有30多萬家汽配服務商,40多萬家終端服務門店,都面臨著信息化建設和升級的需求,這給了傳統的軟件企業進入汽車后市場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另外一個原因也與資本市場有關,隨著互聯網領域的消費級市場逐步完善,投資機會變少,企業級服務市場開始受到重視。目前在美國上市的63家SaaS公司中,31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總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巨大的企業級服務市場也催生了國內一波企業級服務投資的熱潮,2015年被認為是企業級服務投資元年,比較知名包括分享銷客、銷售易等。通用型SaaS市場競爭已非常激烈,而垂直領域的SaaS市場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SaaS企業進入汽車后市場也是順應了市場發展的需求。
垂直型SaaS企業有機會做大嗎?
作為汽車后市場的新玩家,SaaS企業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據悉,驅動新媒體已于去年獲得5000萬的A 輪融資,車杰盟也獲得了數千萬的B輪融資,e店通尚未公布融資數額,但其背后是一家擬掛牌上市的IT企業,實力不容小覷。
雖然汽車后市場SaaS模式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但是經過仔細的市場分析,筆者發現,留給SaaS企業的市場空間,卻并不如想象的那樣大。
按照目前的服務機構數量,即使全部的中小服務商使用上SaaS系統,市場總量也不過10億級規模,與千億規模的后市場電商(配件電商和服務電商)相比,確實顯得微不足道。何況,這個市場極度分散,區域市場嚴重割裂。即使上面提到的三家影響力較大的SaaS服務商,驅動新媒體旗下的車商通、車杰盟旗下的車贏家、復通軟件旗下的e店通,目前每家企業都只有數千家服務門店,整體影響力不足市場的5%。
由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能力較弱,付費能力和意愿不強,許多SaaS企業花費了大量的投入獲取用戶,卻發現大多數用戶使用頻率不高,或者根本使用不起來。即使獲得巨額投資的SaaS企業,都面臨這個問題。這就意味著,SaaS企業推廣的越多,服務網絡就鋪得越開,虧損也會越大。目前,很多垂直領域的SaaS企業都遇到了發展瓶頸,汽車后市場SaaS企業也不會例外。
車后市場SaaS企業路在何方?
由于汽車后市場的SaaS模式面臨市場規模的天花板,很多SaaS企業試圖通過系統切入到交易環節,最終轉型到B2B或O2O,典型的例子就是喜汽貓。事實證明,這一模式是行不通的。
首先是企業定位問題,這一模式的硬傷在于軟件企業轉型B2B或O2O,繞不開數據安全和產權歸屬的問題。SaaS企業與客戶的關系發生了變化,客戶是不是接受和認可?B2B或O2O平臺致力于渠道變革,對傳統中間商和服務商有顛覆性影響,而SaaS企業致力于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讓企業具有更強的信息系統和數據的應用能力。SaaS企業與B2B或O2O平臺有根本性的差別,不是那么容易轉型的。
其次,企業的基因是非常重要的,SaaS企業、B2B企業、O2O企業雖然都有IT基因,但三者對企業的核心資源、團隊核心能力要求有非常大的差異。即使同一領域的SaaS企業,其發展的模式也會因為團隊基因不同而產生差異。以前文提到的三家SaaS企業為例,驅動新媒體的優勢在于營銷服務能力,公司產品始終圍繞CRM進行延伸,一直在尋求為客戶提供軟件之外的營銷增值服務;車杰盟的優勢在于渠道整合能力,通過其股東的線下資源,因此能夠快速建立起覆蓋面較廣的渠道網絡;e店通的優勢在于技術開發能力,因此主要圍繞大客戶提供服務,其核心團隊均來自IT企業,有近10年的汽車后市場DMS項目開發經驗。
可以預見,車后市場的SaaS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必然會突破一般SaaS企業通常的軟件租賃收費模式,尋找更多的增值服務空間。雖然向B2B或O2O轉型面臨挑戰,但不代表SaaS企業會在人為想象的天花板面前低頭。我們相信創業者的智慧,他們一定會找到通往光明的發展道路;我們也期待出現更多具有創造性的新產品和新模式,為汽車后市場的發展增添光彩,帶來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