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元的痛——二手車“限遷”狀況分析
2016 年3 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要求除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少數地區外,全國其他地區均須在今年5 月底前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然而,時間已經來到6 月,300 多個“限遷”城市僅有少數地區宣布取消“限遷”,大多數省市并未落實國務院的要求。

“限遷”是什么?
所謂“限遷”,是指各地為應對日趨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由車管部門制定的限制機動車遷入和遷出的地方性規定。
“限遷”政策始于北京。北京以治理環境為由,對外地遷入二手車輛設置了嚴格的環保門檻。同時,為了大量淘汰環保標準較低的車輛,2011 年8 月,北京開始實施二手車外遷補貼政策,導致大量老舊二手車遷出
北京。各地政府為了本地的環保問題,開始紛紛效仿北京,對機動車遷入進行限制,最終這一政策幾乎在全國普遍推行。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7 億輛,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但二手車交易不便利、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制約了二手車消費。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5 年,我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為941.71 萬輛,占新車交易總量的30%,遠低于歐美汽車市場水平。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認為: 一方面是由于整體市場回落,使得二手車市場不能獨善其身;另一方面,則是相關約束政策未現松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項影響因素對于二手車市場帶來了一種疊 加效應。
“限遷”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約束政策。


“限遷”,是指各地為應對日趨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由車管部門制定的限制機動車遷入和遷出的地方性規定。


“限遷”的影響是什么?
中國的二手車“限遷”政策實際上已經嚴重阻礙了全國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對于日益壯大的市場來說,這一政策的普遍存在會影響整個市場的活力。隨著中國汽 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二手車大市場也隨之逐漸形成。“限遷”弊端開始逐漸顯現:車主利益受損、消費者無車可買、全國二手車大流通無法形成、影響新車銷售。
目前,我國二手車總體處于產品緊缺狀態,各地的“限遷”無形中抬高了流通成本,車主賣不上價格,買主需要付出更高的價格,整體上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5 年二手車市場銷售941.71萬輛,并未達到此前1 000 萬輛的預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限遷”政策。
據二手車自媒體“二手車小胖說”的粗略測算,由于“限遷”政策造成的全國再用車輛貶值金額高達1 萬億元,令人心痛。


據粗略測算,由于“限遷”政策造成的全國再用車輛貶值金額高達1 萬億元。
不論是低端車還是高端車,在“限遷”政策影響下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貶值,越高端的車損失越大。2013 年之后的國5 排放車輛暫時不直接受到“限遷”政策影響,但是限遷導致的新車降價等因素也造成老百姓在用車貶值,經營者出現大面積經營困境。越來越多的4S 店出現虧損和倒閉,除了自身經營的原因,二手車目前流通不暢造成的新車交易問題在限購城市特別明顯。

目前的狀態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5 年底,全國已有95% 的地級市實行了二手車“限遷”政策。其中,國5 標準以上12 個城市,國4 標準以上261 個城市,國3 標準以上51 個城市,國2標準以上3 個城市。這導致車源豐富的一二線城市中,8 年以上老舊二手車無法正常落戶,嚴重制約了二手車的流通。
按照國務院的指示,大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門需在2016 年5 月底前取消對于二手車的“限遷”政策。實際上,截至6 月中旬,僅有貴州、四川和安徽省,以及新疆伊犁市、甘肅蘭州市、酒泉市、遼寧葫蘆島市、大連市和旅順市宣布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允許外省符合國家標準的老 舊機動車遷入本地,其他的200 多個地級市并沒有如期落實國務院的要求。
對于諸多城市的“抗拒性表現”,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分析稱,可能是受到稅收政策的影響。因為根據現行稅收政策,二手車的交易對于各地政府來 說,基本上沒有稅收收入。與此同時,二手車交易量的擴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新車的銷售,進一步影響了當地的稅收。“所以,各個地方政府會缺少執行的積 極性。”沈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