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末調試至今仍未開通 有軌電車卡在哪了
8月1日,強臺風“妮妲”快速趨向廣東海面,珠海全城進入防風狀態。臨近中午,一名經過梅華路的市民在朋友圈中配圖發問:“有軌電車邊上的設備模塊,會不會被臺風吹走?”
實際上,在此之前,有關有軌電車1號線部分線路“半夜悄然拆除”的傳言就悄然在社交網絡中流傳。對此,工程運營單位——珠海城建現代交通有限公司向外界澄清:絕非拆除,而是珠海中車裝備工程有限公司(下稱“珠海中車”)在進行全面的升級和改造。
該事件經“南方 ”客戶端率先獨家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不少市民紛紛表示:調試這么久還不能通車,有軌電車到底卡在哪了?
南方日報記者采訪獲悉,從意大利引進來的車輛沒有問題,但地面供電系統還不成熟,且珠海運營線路與意大利試驗線存在較大差異。目前,珠海中車主要在提高供電可靠性、舒適性及增加智能故障檢測系統等方面開展工作,本次升級改造施工預計在8月完成,隨后珠海中車將配合運營公司進行試運行跑車及試運營專家評審工作。
1.有軌電車再引輿論風波
“怎么會是拆除呢?”針對網上傳言,日前珠海城建現代交通有限公司向“南方 ”客戶端做出澄清時表示,為了保障供電系統的長期穩定性和安全性,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中標單位——珠海中車正在對供電系統進行全面的升級和改造,“先拆除,更換模塊,加裝導電陶瓷,再安裝”,但絕無“拆除”一說。
實際上,這項自2014年11月7日起就進入上線調試階段的工程,由于遲遲未能開通,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觸動民間的敏感神經。“通車時間反復”“通車難”“通車慢”等反復引起社會討論。
網友“隨緣”表示:“說是2014年底航展前通車,現在2016年航展又快來了!”
“都沒正式運營過,一直就在修修補補,拆了這里挖那里,讓珠海人民很費解啊。之前說過幾次要通車了,結果現在還在改造升級。”網友“包幾”認為。
而網友“水魚999”的說法則顯露出擔憂:“如果這次技術改造升級效果不好,又該如何?”
7月29日22時,記者走訪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所在地時發現,與下班的車流形成強烈反差,有軌電車軌道上仍是一派繁忙景象:從興業路口站以西至大境山站,約500米長的軌道兩旁,有近100名施工人員在忙碌地工作著。
“所謂的‘拆除’施工,其實已經進行了十二三天。”一名施工人員表示,“我們5隊人,按照計劃的任務量,一晚要拆除175條供電模塊,自上沖小鎮總站自西向東,拆除作業很快就可以完成”。
記者在施工現場發現,有軌電車兩軌間的供電系統裝置,包括地上的磁性受電靴和地下的供電模塊,有的正被有序地“拆除”,有的已經整齊地放置在軌道中的綠草坪上。
與施工同步進行的,則是現場一輛裝配有吊臂的貨車,在興業路口站至大境山站之間緩慢地行駛,并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吊起已經“拆除”下來的供電模塊。“運回生產車間進行改造升級。”一名身穿“中鐵電氣化局”工作服、自稱“監工”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
2.“商業運營不同于試驗,遭遇挑戰多”
2013年9月,珠海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工程建設拉開大幕,并在2014年11月7日上線調試,相關單位曾對外宣稱項目將于2014年年底進入“聯調調試”階段,預計2015年5月通車投入運營,成為世界首條采用有軌電車地面供電系統投入商業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那么,為何至今珠海有軌電車還沒通車?
“有軌電車不是在維修,而是在升級改造,換成技術更可靠的。”珠海中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到珠海項目的應用過程中,珠海多雨高溫潮濕氣候的特性對產品本身是巨大挑戰,也是直接影響供電品質的一個主要因素。
據介紹,珠海有軌電車的地面供電系統技術,來源于意大利合作方安薩爾多,其技術已應用于一條600米的試驗線上。但試驗線與商業運營線的差異性,被認為是該技術在珠海項目遭遇的另一挑戰。“運營線路更復雜,舒適度要求更高,可靠性要求更強,而試驗線相對運營線更簡單一些。”珠海中車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珠海有軌電車在實際調試過程中發現,“從意大利引進來的車輛是成功的,但地面供電系統還不成熟,相比試驗線,珠海會有很多它沒有的模塊和技術,比如要解決路口道岔供電銜接問題。因此,要想做到全線運營,必須在發現問題后進行整改。”
珠海中車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本次改造,該項技術將會非常穩定地運行。屆時珠海廣大市民會乘坐上舒適、準點、安全、環保的有軌電車。
■對話
珠海中車:升級改造8月完成 隨后試運行跑車
南方日報:針對有軌電車項目,目前珠海中車與意大利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
珠海中車:中車公司與意大利方從技術引進到實際運用及技術攻關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系。在技術引進的開始階段,意大利方起主導作用進行技術指導和支持,目前已經完成了技術轉讓,本著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原則,中車專家團隊已經成功掌握該項技術。同時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技術創新,目前中車專家團隊已經引領這項技術,產品已經大規模國產化。
知情人士:根據我的了解,意大利方嚴格按照合同書要求提供了設備、技術,但不保證它最后一定能成功,現在聯調聯試中發現的技術難題,主要是由中方專家作為主力來攻克。
南方日報:本次主要升級改造什么內容?改造完成后,珠海有軌電車是否就能通車運行?
珠海中車:具體到目前的升級改造,中車主要在提高供電可靠性、舒適性及增加智能故障檢測系統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本次升級改造施工預計在8月份完成,隨后將配合運營公司進行試運行跑車及試運營專家評審工作。
中車專家組對本次升級改造的方案進行了反復多次論證,同時邀請國內外軌道交通專家進行方案評審。中車專家組堅信通過本次改造,該項技術將會非常穩定地運行,同時還會降低運營期間的運營維護成本,屆時珠海廣大市民會乘坐上舒適、準點、安全、環保的有軌電車。
知情人士:這次改造技術在試驗室里是成功的,但現在還沒有在1號線上裝好試跑。至于通車時間,還得視技術改造的實際成效而定。
■熱點回顧
“城市軌道線更具緊迫性”
2014年4月25日,《珠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暨現代有軌電車近期建設規劃》聽證會舉行,這是珠海建市以來就規劃編制成果進行的首次聽證會。23名聽證參加人,就有軌電車線網的建設,暢所欲言,從建設時序、施工組織、線路優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不少代表表示,與有軌電車相比,承擔珠海市內中長距離的跨區域、跨組團、大運量出行的城市軌道線更具緊迫性。
有軌電車開通爽約引關切
2015年5月13日媒體報道,珠海有軌電車試運行時間一再延遲,引發不少市民關切。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回應:因意大利方面部分緊要零部件供貨不及時、驗收標準提高等原因,導致通車時間需要延后,“但按照目前的進度,年內一定會通”。
“供電技術尚存攻克難關”
2015年11月25日,珠海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原定于當年10月份試運行的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由于供電技術尚存攻克難關,導致時間上往后推遲了。但與建設方中車方面溝通后,該技術難點基本被攻克。
有軌電車演練被誤為“出軌”
今年4月10日,珠海有軌電車在開展應急演練行動的圖片在社交網絡流傳,被市民誤以為是遭遇“出軌”事故。珠海城建現代交通有限公司澄清表示,在各項演練中,有軌電車運營單位及相關部門處理得當,應對充分,很快就恢復了有軌電車的有效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