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盤點:汽車后市場企業活得如何?
隨著2015年底到今年初的資本寒冬清洗,混亂無序的汽車后服務市場幾乎被篩選了一遍。2016年,經歷過興起、火熱和資本寒冬的創業者回歸理性,開始著眼于可預期的商業本質。
2015年底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1.7億輛,而每年的汽車銷量均超過2000萬輛,因維修養護等需求,已經塑造了一個巨大的汽車后市場,行業分析預測,未來五年內汽車后市場份額有望達到萬億的規模。
除了風險,龐大的市場存在無疑有目共睹,而此前以各種方式切入汽車后市場,如:洗車、保養、鈑噴、維修、保險等,經過優勝劣汰之后。讓我們找出幾家典型的風口企業,看看他們目前的生存現狀及未來發展。
1、途虎養車始終堅守正品自營;日前,以B2C自營電商模式切入汽車后市場的途虎養車已完成D輪的首筆融資, 整體估值近50億元。五年時間,途虎養車從一家以售賣正品輪胎業務為主的電商平臺,逐步發展為集輪胎、保養、美容等多個產品線的汽車后市場最大電商平臺。 此外,途虎養車陸續與萬豐奧威、亞夏汽車、3M、固鉑輪胎達成戰略合作。圍繞電商平臺,堅守正品自營的原則,途虎養車逐步完善了其在配件、平臺、門店及倉 儲物流方面的布局。
2、典典養車全力發展直控加盟計劃;2016年上半年,典典養車也爆出了融資消息,為其直控加盟計劃注入了資 金活力。從洗車業務做流量入口、深耕產品(如違章查詢、汽車保養、汽車維修、車險等)做組合拳打市場、到現在的直控加盟計劃,典典養車一直以變謀求發展。 截止到目前,典典養車的直控連鎖加盟模式已經推廣到全國14個城市,正式開業的線下門店也已經超過了100家。雖然據其千家門店目標仍然任重而道遠。
3、e保養打造線上 連鎖 供應鏈的綜合生態圈。自2015年底,e保養陸續爆出多家直營門店開業的消息。目 前,e保養已在全國開設數十家直營門店,店面規模從200平米到1800平米不等,其門店類型不一,包括中心店、綜合店和社區店。同時,e保養在保險、養 車代辦、金融業務方面也做了布局。從業內人士了解到,e保養全國合作門店超過1600家,將構建完成汽車后市場綜合生態圈。
4、龐大集團轉型做實體店 上門服務。2016年龐大集團收購博湃養車參戰上門保養的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龐大集團依托于4S店售后服務系統,開拓增值服務-上門保養,也將有助于拉攏已經過了質保期即將逃離4S店的車主。
事實上,除了上述提到企業之外,易快修的千店共享經濟、滴滴的鈑噴服務、Uber進軍汽車保養領域,也讓業內及用戶應接不暇。
雖然創業者切入或者延伸汽車后市場服務的方式不同,但從今年的市場應變中,可以看到:
(1)行業”向下轉”;2016年汽車后市場企業集體往線下轉移,在O2O的線上線下鏈接能力上更接地氣;
(2)業務延伸、多點布局;圍繞核心優勢資源,汽車后市場企業多數選擇多點布局,延伸各自的產品和服務,建立企業生態,增強競爭能力;
(3)直營成為主流;具體到門店業務的布局,汽車后市場企業實現了從門店合作到直營直控的發展趨勢,有效增強了企業服務能力。
對于汽車后市場誰有制勝的可能性,有企業負責人從自身經驗透露,汽車后市場依然處于粗暴發展的狀態,創業者們亦各有優勢。但唯有快速整合自身優勢資源,打破傳統痼疾,消除固有思維,以便捷的服務、放心的品質、高價值的體驗解決消費者的訴求,企業才能占有市場制勝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