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缺失將阻礙產業轉型
我國汽車產業大踏步前進,正逐步縮小與跨國公司之間的差距,這是近幾年輿論的主流聲音。筆者不反對這種觀點,但也必須承認這樣的觀點會掩蓋行業內的一些問題,有些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就如自動變速器的自主發展,多年以來這項核心技術難有突破,如果不是盛瑞的出現,恐怕沒有太多人會去關注這個領域。但自動變速器是繞不開的一道坎,這項技術不強,即便市場銷量再大,車型再豐富,我國汽車產業也會底氣不足,真正的由大變強恐怕也難以實現。
目前,在自動變速器領域,制約自主發展的主要問題有兩個。首先,是技術水平及制造能力的全面落后。不可否認,自動變速器的確是汽車傳動系統的難點,國外知名的變速器企業也會面臨一些技術難題。國內企業由于進入自動變速器領域的時間較短,一些企業剛剛摸索出技術路線,其產品所表現出的性能、穩定性與外資產品差距明顯。此外,受制于基礎部件高、精制造能力的缺失,自動變速器的產業基礎很薄弱,制約了產品技術水平的提升。目前的情況是,國內企業在自動變速器技術上與外資企業的差距在10年以上,AT和CVT領域的差距更大。
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回避。自主自動變速器想要獲得配套的機會非常困難。一些大集團過于依賴旗下合資企業輸血,在核心零部件的選擇上也就偏向外資。而一些自主車企,為了樹立產品形象,在配套方面也一味追求國外產品,甚至根本不把國內配套商列入備選名單。如果不打破這種“死循環”,無論是自動變速器還是其他核心零部件,想要實現自主發展,其難度都會非常大。多位企業人士和行業專家在接受筆者的采訪中也談到,如果政府部門不能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僅靠企業的力量幾乎無法改變這種現狀。
問題已經清晰的擺在面前,如果不能解決,自動變速器將成為制約我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的重要因素。
首先,自主自動變速器的缺失,會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發展的一大阻礙。不論擁有多么豐富的配置,多么出色的外觀,如果沒有一套先進而穩定的動力系統,想必無人會將其稱之為高端車型。筆者注意到,像長城H8、H9這樣向高端邁進的自主車型,在設計、工藝水平上都擁有與合資車型一較高下的水平,但在自動變速器上還只能依賴外資產品,且自身的匹配能力明顯不足,影響了產品的整體競爭力。未來,自主車企向上發展的過程中,越發會感受到自主自動變速器缺失所產生的負作用。
其次,自主自動變速器的缺失,讓我國汽車產業受制于人。目前,外資自動變速器占比超過95%,幾乎壟斷了中國市場。對于僅有的自主產品,外資采取了技術封鎖、價格打壓等方式應對。筆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外資企業在自動變速器領域的利潤驚人,產品售價甚至達到其成本的幾倍。不僅如此,外資還在關鍵部件的供應上,控制著供貨量和供貨周期,這相當于給車企上了一道枷鎖,已經威脅到我國汽車產業的安全。
這足以讓我們警醒。面對我國汽車產業技術上的最大痛點,如果政府、企業不能對癥下藥,自主自動變速器的缺失會讓處于快速發展期的汽車產業越來越痛。中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型的道路,也會因為這個關鍵零部件而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