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出行變化 汽車保險業或面臨重大挑戰
核心提示: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如今移動出行領域出現了天翻地覆的新變化,新科技可以進一步保障駕駛安全,而汽車保險業也不得不面臨新的挑戰,車險產品也應當與時俱進,打造適合未來的車險產品。

移動出行領域的新科技讓人們的出行更安全、更迅捷以及更便利。新科技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根據保險信息協會(Insurance Information Institute)的數據,在過去三年里,汽車死亡案例下降了33%,而且,中型及大型汽車的死亡率遠低于小型汽車。
早前有報道指出,奧迪A4、起亞索蘭托、 斯巴魯力獅、雷克薩斯RX350、豐田漢蘭達、沃爾沃XC90、本田奧德賽、豐田紅杉以及梅賽德斯奔馳GL級等九款車型實現了每百萬行車公里零死亡率的高 安全記錄。由于打車公司的出現,人們的移動出行也越來越便捷,Uber以及Lyft等在60個國家每天可提供100萬次的出行服務。
盡管這些數據喜人,但科技創新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后果。今年5月7日發生了第一起特斯拉自動駕駛死亡事故。死亡事故引起了人們對自動駕駛的關切以及對技術成熟方面的擔憂,人們開始思考技術將何時成熟,整個社會是否會擁護該項技術。
自 動駕駛的初衷是降低汽車死亡率,加強駕駛安全。去年,全美總共有3.5萬起汽車相關的死亡案例,約占美國人口總數的0.01%。盡管該百分比非常低,但這 其中的運算法則卻事關人們的生死。當人們購車時,人們需要考慮,程序設定者以及他們的編碼能否保證我們的安全。當事故發生、甚至導致死亡案例時,人們還會 考慮,誰應該負責任?
自動駕駛技術的下一個關鍵節點是擴大技術的應用,并確保其能夠安全融入到社會生活之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私人公司以及政府機構都在采取措施。谷歌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自動駕駛車隊,并已完成了150萬英里的道路測試。
2014 年,美國交通部通過的V2V技術發展方案。V2V技術可以確保汽車與汽車之間可以互相“溝通”,并避免人類司機導致的錯誤。今年三月,通用汽車以10億美 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個名為Cruise Automation的初創公司,致力于為凱迪拉克C6提供高速公路導航控制系統。此外,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以及政府基礎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當中。
不 過,一系列因素將影響自動駕駛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否成真。首先,客戶接受程度是一大因素。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使用自動駕駛汽車。美國人內心里是十分愛車 的,益百利汽車(Experian Automotive)報告指出,平均每個家庭擁有2.28輛汽車。如果自動駕駛汽車被廣泛應用,終端用戶最終可能會將汽車使用權以及汽車所有權分開來 看!
底特律人認為,未來移動出行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漸進式變革、汽車共享、自動駕駛革命以及自動化簡單易行階段。我們目前所處的階段時自 動駕駛革命,消費者依舊擁有汽車,但車輛已經開始擁有自行操作的能力。這四個發展階段可能會同時出現,而且不同人群中也經歷著不同的發展階段。此外,正如 當今社會中所經歷的一樣,自動駕駛革命也會催生漸進式變革。
自動化簡單易行的階段將會極大影響汽車保險業。起始階段,更少的交通事故 意味著更少的索賠案例以及保險公司更小的損失。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首席研究員大衛·祖比(David Zuby)表示:“在財產損失條款中,配置了正面撞擊預防技術的車輛的索賠率要低7%到15%。”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不僅僅是科技可以預防事故的發生, 保險公司也將賠付更少的金額。
在自動駕駛汽車廣泛應用之前,保險公司應該研發新的創新性產品。在自動駕駛革命階段,防撞技術在降低索賠率方面將發揮巨大的作用。因此,保險公司需要發掘新的產品,一個能夠賣的動的產品。在汽車共享階段,保險公司出售差額保險(gapinsurance),并向Uber以及Lyft等打車公司出售“打車保單”。司機在接送乘客時需要保險覆蓋。
新 保單的保費(policy premium)當然收費也會更高。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overn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mpany)為一名芝加哥男性的保單價格是1140美元,同一個人的打車保單則會高達3743美元。當然,自動駕駛汽車的保單也可以參照相同的定價標 準。
特斯拉五月的致死案例可能會導致公眾不會完全接受自動駕駛技術。也許,自動駕駛技術也無法達到簡單易行的自動化階段,可能僅僅是一項輔 助附加功能而已。當然,很有可能司機們依舊需要為駕駛汽車負責,這意味著司機們依舊需要車險。駕駛技術可能無法替代司機,但它卻可以幫助我們降低事故的風 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