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后市場擁抱互聯網,B2B模式開辟新出路
由汽車服務世界主辦的“2016中國汽車服務業財智峰會”于8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舉辦。會議以“新實體主義”為主題,共同探討了汽車后市場發展狀況及趨勢。汽車服務世界總經理胡軍波在會議上表示,“商業的本質應該回歸到它的產品,回歸到服務,回歸到場景。”
會議上汽車服務世界發布了《中國汽車服務業調研報告(2015-2016)》,報告顯示,2015年汽車維修保養市場規模約8000億元,且市場處于快速 增長期,按年復合增長19%計算,預計2020年將達到17000億元的規模。但是汽車后市場養護電商行業的滲透率不足1%,滲透率偏低,說明整個市場擁 抱互聯網的前景市場規模大,增長迅速。

對此,海拉貿易副總經理莊晨表示,“很多人對電商保持著邊痛恨邊擁抱的態度,但是汽車后市場無論是快修企業,還是經銷商包括廠家,他們都不會因為電商現在 的影響導致了他們本身的發展,而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電商。我們不應該排斥電商,而應該有效的在一個平臺上戰略合作的去發展。”
報告顯示,傳統門店對互聯網平臺的看法總體呈開放狀態,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的店面占比75%,不合作的門店占比25%,其中有較高比例是優質店面。

圖:2015/2014年汽車后市場對互聯網平臺看法調查
托比網記者對這些汽配維修門店及代表企業采訪得知,他們除了對B2B交易平臺有一站式采購和正品質量要求外,同時還有一定的補貼需求。
托比研究表示,目前國內的汽配B2B平臺的商業模式大都還處于摸索成長階段,而且平臺的運營模式也出現了同質化的現象,并且導致了部分的平臺通過長期的燒 錢補貼對下游用戶進行引流,但是通過補貼政策來吸引用戶并不能產生平臺黏性,如何解決平臺對用戶黏性問題是汽車后市場B2B平臺發展面臨的主要痛點之一。
在汽配件進貨渠道方面,據托比網記者采訪了解,作為汽配供應鏈上的終端維修店會依據自身的規模選擇了不同的進貨渠道。其中發展規模較大的維修廠和門店會更愿意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采購,相對那些規模小的門店及汽修廠則還是愿意通過傳統渠道進行采購。
報告還顯示,目前維修廠及門店在第三方平臺的采購比例只占12%,其增速已經相比2014年增長一倍。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汽車服務的方向,原生態020企業 從線下走像線上趨勢明顯,行業重心從2C端轉換為2B端,走“供給側改革”之路。產業鏈完成互聯網 轉型升級后,再發力車主端。
車杰盟華北區運營負責人段志剛對托比網記者表示,經銷商聯合起來做B2B平臺把線下流量搬到線上這種模式雖然是可取的,但是因為傳統經銷商對互聯網知識的匱乏,線下改為線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傳統批發行業發展越來越困難,B2B的發展模式也算是一個出路。
據托比研究數據庫統計分析,汽車后市場領域進入2016年上半年投資熱度前五名,汽配B2B平臺迎來了機遇與挑戰,汽車后市場發展迎來一片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