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在京發布
8月31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聯合編著的《2016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6汽車藍皮書)于北京正式發布。這是自2008年以來,三方連續第九年共同推出中國汽車產業年度報告。2016汽車藍皮書集中探討“中國汽車智能化發展戰略”,聚焦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趨勢及格局變化,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變革和創新的內涵與驅動力、生產變革、產品變革、服務變革以及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連的動態變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統的闡述。報告深入探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國家戰略意義、發展趨勢及模式路徑,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保障建議。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石耀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副主任來有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公維潔,以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出席發布會,共同發布2016汽車藍皮書。

劉世錦指出:“去年,我國政府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并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制造發展的重點領域,我們期待將智能網聯汽車打造成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動能轉換戰略的重要引擎。此外,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也有助于緩解和解決我國能源緊張、城市環境惡化以及交通環境污染程度加深等一系列關乎社會民生的問題。為促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政府有必要為其搭建戰略框架,更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以及各類企業通力合作、共同參與。”

付于武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跨領域、跨行業、跨學科、跨地域的產業。如果說傳統汽車產業是散點的聚集,智能網聯汽車更像是一張生態網,其影響的廣泛性、創新性和復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政策層面上,需要加強跨部門協調、提高政策有效性。產業層面上,行業的中堅力量和新興主體,都需要以一種更加開放的心態,重構汽車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共同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為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領航工程。”
《2016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主要由總報告、發展綜述、主題研究和專題研究四部分構成。總報告認為目前汽車產業正經歷創新式突破,智能化對汽車產業鏈已經形成全方位影響,并指出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智能產品的最佳形態。發展綜述部分包含“2015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綜述”及“2014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變化”,不僅縱向回顧中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一年,而且通過橫向對比凸顯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的優勢及不足。主題研究聚焦“我國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趨勢及格局變化”,闡述了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的內外部驅力,細致剖析了這場智能化變革創新的技術內涵、發展趨勢和當前階段,并指出智能化發展對汽車產業格局將帶來的深遠影響。專題研究“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及政策建議”,圍繞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進行戰略思考,針對頂層設計、政策合力、基礎支撐、核心技術、標準體系和法律法規,提出促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富有啟發的政策建議。

2016年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連續第九年為汽車藍皮書的發布提供鼎力支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表示:“誠如不久前發布的大眾汽車集團‘2025戰略’所言,大眾汽車集團將會迎來有史以來的最大變革。我們致力于將數字化、無人駕駛、電池技術培育成集團新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向客戶提供安全、高效的移動出行服務也被認為是集團發展的又一驅動力。在這場變革之中,大眾汽車集團將持續加快在中國拓展的步伐,秉持一貫樂觀和期待的心情,并將本著以人為本、突破創新的精神,更緊密地與政府、行業、以及相關組織機構進行合作,為實現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的戰略目標、提升創新能力貢獻力量。”
早在1999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便已開啟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國家權威研究機構的合作,共同探討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共同籌劃中國汽車未來的發展。作為合作成果的代表,汽車藍皮書于2008年首次出版并于2011年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目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權威著作,鑒于其長期廣泛的影響力,從2014年起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學術出版項目”。報告以其前瞻的戰略思考、專業的研究成果和寬廣的國際視野,為汽車產業政策制定、行業研究以及上下游相關企業提供了很高的參考價值,受到業內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