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 竟讓人又愛又恨
為了應對日益嚴苛的環保、省油要求,發動機自動啟停技術應運而生。盡管賣點十足,但在許多車主的實際使用當中,這個看似“高大上”的功能配置卻不一定都讓人滿意,有的干脆一開車就關掉。
什么是發動機自動啟停?
所謂的發動機自動啟停,其實是STOP&START的簡稱,即發動機自動關停與啟動的系統。這項技術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就已經出現。當時豐田在皇冠轎車上對這一技術進行過實用性測試,只要車輛停穩后1.5秒,發動機就會自動斷油熄火,而這也成為日后自動啟停發展的理論及設計雛形。這輛皇冠車在東京的城市交通中進行了長時間的測試,證明這一技術能帶來10%左右的節油效果。
在此之后,其他像馬自達、本田、 大眾、現代、菲亞特、福特等眾多汽車品牌都開始涉足這一技術。不過盡管有省油的效果,但這項看上去非常有用的技術是直到2006年自動啟停功能才開始普 及。究其原因,是由于歐盟日益嚴苛的法規限制,讓眾多汽車企業不得不想辦法節能減排。運用啟停裝置對于減少排放的效果更甚于減少燃油消耗的效果。于是,為 了滿足油耗法規,各種節能技術逐步被應用推廣,如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混合動力等等。其中,這項專為發動機怠速時設計的節能減排技術——自動啟停系統亦開 始大規模地搭載于新車之上。一時間,自動啟停成為各主機廠標配的一大宣傳亮點。
目前,中國正在實施車企平均油耗考核制度,不達標的車企就會受罰。為了達標,除了開發推廣新能源車之外,為量產車搭載自動啟停功能不正好嗎?所以說,現在在國內銷售的車型當中,擁有發動機自動啟停功能的車型越來越多。
原理大同小異
現 在許多汽車品牌都宣傳自己的發動機啟停技術,盡管多少有點差異,比如有的啟動時間快一些,有的發動機關閉時,腳一離開剎車踏板就會啟動;但從原理上說,都 是大同小異的。一般來說,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的原理是,當車輛停止行進時,駕駛員深踩制動踏板,車輛靜止后,自動啟停系統就開始自檢。當它發現發動機的車 輪轉速傳感器讀數為零,又有足夠的電量進行下一次啟動時,就會讓發動機自動停止工作。等到可以開車了,你的腳一離開制動踏板,發動機就自然又啟動啦。
不 過需要注意的是,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也有“失靈”的時候。比如可能你剛啟動車,又把空調開得很大,或者已經停了很久,電池電量足以維持空調運轉的時候,啟 停功能就會不工作、或者重新啟動發動機。據了解,德國博世公司之前針對發動機啟停技術做過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平均節油率為8%-15%左右,越擁堵、排 量越大效果越明顯。
雖省油也有煩惱
發動機啟停技術顯而易見有許多好處,但有不少車主也有 擔心:發動機這樣頻繁的關閉啟動,會不會對發動機造成負擔?另外,在平常的駕駛生活中,也有不少造成不便的地方。確實,發動機頻繁啟停肯定會造成一定的磨 損,但由于自動啟停工作的環境一般都是熱啟動,磨損并不會很大。要知道,汽車發動機的磨損有80%以上來自瞬間冷啟動,正常怠速運行磨損只占20%左右。
但 是,這也說明了,啟停技術多少還是會帶來一些磨損的。當然了,正因為要相應地保護,所以帶有自動啟停系統的車都會采用增強型啟動機和蓄電池,而這就帶來了 成本與保養維修費相對更高的問題。也許車主們會留意到,4S店都會建議要使用專門針對帶自動啟停的機油和蓄電池,價格也會貴些。
不過相對于售后保養維修來說,不少車主主要是用戶體驗較差,特別是進停車場開開停停、要泊車等情況下,發動機總是啟停的話,確實挺煩人。而且各個品牌的技術不一,有的啟動時噪音和震動較大,乘車者會覺得心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