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遷捆死二手車 破局需猛藥
核心提示:
廣東的二手車市場交易量曾連續五年居于全國首位,但今年3月份,由于廣東省環保廳提前實施汽油車國Ⅴ排放標準,限制排放標準國Ⅴ以下二手車在省內流通,導致大量排量國Ⅴ以下二手車流通嚴重受阻,庫存高企。二手車經銷商垂死掙扎,引發了400余個經銷商聯名上訪、集體罷市,向廣東省人大和政協抗議省環保廳給經銷商帶來的損失。
經過幾個月的悲喜起伏,重壓之下,廣州省二手車限遷政策松動,“廣東省人大和廣東省環保廳等部門已在研究相關政策,流通新政明年初開始實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內部人士近日向鳳凰汽車透露。
廣東省是中國各地普遍存在的限遷政策縮影,同樣地,廣東地區政策的松動也將對全國市場起到“破冰”作用。在廣州二手車經銷商與環保廳的矛盾爆發前,限遷問題已經困擾北京二手車市場很久,限遷政策正在逐漸捆死二手車市場。
近日,鳳凰汽車實地走訪了北京花鄉、亞市和新發地等多個二手車市場,并采訪了二手車流通領域的多位行業管理人士、廣州和北京二手車市場的多位管理人員,力求還原限遷政策實際效果,理清所造成的諸多方面影響。
越有需求越限遷
“二手車越來越不好賣,夏天這會兒又是淡季,收車的很多錢都壓著,”在北京花鄉二手車市場打拼多年的老于顯得十分沮喪,“賣掉手里這些就不干了。”
盡管炎熱的天氣使市場里客流稀少,曬得黝黑的老于還是就地吃了幾口晌午飯,一整天都沒有離開。他手里現在有幾輛車況不錯日系SUV,但老于已經連續9天沒有開張了。

“現在二手車不好收,更不好賣,一輛車壓幾萬十幾萬元現金,壓好些日子,才賺三五千。”對于老于這樣的二手車商來說,一潭死水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情況,“現在是連車蟲都少嘍!”
“北京市場上很少有能遷到燕郊的二手車。”一位家住燕郊的消費者空手而歸。車商們對此卻見慣不怪,“燕郊屬于廊坊,國Ⅴ車才能落戶,但北京國Ⅴ的二手車太少了,能從北京遷到廊坊的車價格要貴出不少。”花鄉的二手車商對全國各地的限遷政策都非常熟悉。
河北燕郊由于地接北京,聚居了大量在北京工作的人群,二手車需求旺盛,曾是北京二手車購買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河北省出臺限遷政策后,北京的二手車價格便開始大幅跳水。
“北京路況好,同樣的年限和里程,北京的二手車車況明顯優于其他地區。”新發地張姓車商對鳳凰汽車說,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過去從全國各地來北京購車的二手商販非常多,“但是現在你看看,來這市場里的鳥都比人多。”
亞市的副總經理顏景輝告訴鳳凰汽車,“限遷是北京二手車市場的主要困擾,外地經銷商進京遷車量下降明顯。”亞市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北京過戶二手車39.6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0.43%。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限遷政策的阻撓,全國大流通的二手車的整體市場已經不存在了,限遷下的全國二手車市場是碎片化的,被一個一個的行政主體切割開來。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截至4月底,全國共有314個城市對遷入機動車設排放限制,其中允許國Ⅴ以上排放標準遷入的城市13個,國Ⅳ以上排放標準的城市250個,國Ⅲ以上排放標準的城市48個,國Ⅱ以上排放標準的僅有3個城市。
“環保說”難成立
限遷政策對二手車市場的影響已成事實,但各地環保部門也有理直氣壯的理由——控制排放、保護環境。“環保說”成為限遷政策的擋箭牌。

在采訪中,汽車流通界的部分人士認為,限制二手車流通反而不環保。“二手車流通不暢,車況好的舊車賣不出好價錢,消費者會不舍得換車,甚至有人干脆使用到報廢,降低整個社會的汽車排放升級和淘汰速度。”“很多車外遷不了只能強制報廢,也會給環境帶來負擔。”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便對“環保說”表示非常不解:“就拿廣東來說,難道省內各個城市之間的空氣不是流通的么?”
在采訪中,一位白姓車主告訴鳳凰汽車,“我有一輛白色的寶來,只開了2萬公里,但是卻是國Ⅲ的排放。”她想換新車,但是大家都建議她一直開著。限遷導致的北京二手車外遷率的不斷下降,北京當地“以舊換舊”和報廢更新的比例出現一定程度的提升。
隨著各地開始試點將環保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環保壓力讓地方政府把排放升級和“限遷”當做政績。二手車經銷商們認為限遷這種面子工作,不但不能科學提高環境質量,而且給二手車乃至新車市場流通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難道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沒有考慮到這個層面么?業內人士表示,二手車交易環節的增值稅等稅費都屬于國稅,地方政府不能從交易的繁榮中獲得稅收政績,所以為了環保政績而忽視二手車流通是很正常的。
“必須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二手車發展,不僅僅在二手車市場本身,在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和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進程當中,不容小視的一個力量,一個支撐點。如果沒有二手車市場持續穩定活躍,新車,特別以置換需求為表現特征的發展就會受到發展。”作為主管二手車領域的行業人士,沈榮希望相關各方都能從大局著眼。
積重難返需“猛藥”
通常,當探討二手車限遷話題,媒體和行業討論的焦點往往都是經銷商和環保部門。然而,當鳳凰汽車實地接觸到或買或賣的新老車主,結果發現他們承受了更多的損失和焦慮。
“二手車1.37億的龐大存量,應該說8000萬輛左右都是集中在廣大的消費者手里。”無論是流通不暢還是車價不斷下探,也許對于這幾千萬車主來說,群體性的損失被化整為零了。幾乎從來沒有單個的車主就限遷、限購、限行這樣的行政行為而為自己承受的損失討要過說法。

讓消費者來為環保和排放升級的最終買單人,是否涉及侵害消費者權益?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蔣蘇華表示:“如果本地的車達到國Ⅲ標準就可以自由買賣,但是卻要求外地來的車必須達到國Ⅳ或者國Ⅴ標準,這是比較明確地違反了我們國家的《反壟斷法》的規定。”他指出如果有消費者因此遭遇車管所不給上牌,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法院會給出政策是否具有合法性判決。
“現在,我們為了環?;蛘咂渌侠砟康?,很多行政政策的產生程序不合法。”為什么程序不合法的政策層出不窮?蔣律師認為,“因為相關權利人沒有去訴諸法律。不是目的正當就一定合法,總理也說過,權利不能任性?,F在很多任性是寬容的。”

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不合理的政策也容易成為權力尋租的溫床。
“不符合當地排放標準的二手車其實也能上牌,車管所認識人就行,上一個大概1萬左右,有些地方能便宜些,八九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二手車商“好心”提醒我們。他說那些常來北京倒車的車販子大多有門路,沒辦法的都是個人消費者。
不過,近日有好消息傳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5月份向國家環保部辦公廳提交的《關于取消地方城市限制二手車遷入不合理規定的建議》,已經有了一定程度進展,雙方將會在近期擇日約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