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汽車后市場投資熱點更迭及背后邏輯

由 汽配B2B在線商城快準車服舉辦的2016浙中地區“互聯網 汽車后市場”創新峰會于9月26日在金華召開。AC汽車創始人兼主編陳海生做“汽車后市場投資熱點更迭及背后邏輯”主題分享,以下是演講實錄:
AC汽車主編陳海生:
謝謝快準邀請我來做分享,做AC這兩年,跟行業有很多的交流溝通,因此我希望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影響汽車后市場3要素:
政策:鼓勵連鎖發展,電子維修檔案、維修技術信息公開,破除壟斷,保質期內也可以在4S之外維修,配件可以外銷、外采。政策的影響刺激了創業者,讓很多人加入進來,刺激了產能的增加。產能利用率約20%左右。
技術進步:互聯網提升了效率,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客戶可以實時在線,移動在線,隨時下單,共享信息流,還可以與車主實時交流。用戶思維可以更加透明,促進我們服務質提升。如果我們的信息化系統讓客戶直接感受到受到我們的服務與優惠,給客戶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另外是資金流和賬期的問題,現在就很好解決:信息流足夠發達,就可以通過第三方支付手段或者信用擔保制度來完成支付。早期我們都覺得互聯網流量至上,但這幾年這個觀念基本上被否定了,流量至上這個現在只局限在零售領域,O2O領域需要的是精準的流量。
新進入者:機構玩家專業化品牌華連鎖化。整車廠、4S集團、電商平臺線下連鎖、全國或區域新連鎖、專項專修體系、零部件品牌商連鎖。
我覺得汽車服務業正在升級進入一個新階段,第一階段就是賣產品,第二階段,賣產品加初級服務。第三階段,產品加精益服務,連鎖店通過搜集客戶和車輛數據,提前幫客戶解決隱患,服務前置。
“散戶”仍是主流,項目能力和定位成關鍵,高效打敗低效
但是眼下,我們不知道車主的問題,坐著等客戶上門,這是一種浪費。導致客戶體驗不佳。
在目前后市場,散戶還是占主流,因為中國市場復雜,還是單體店才能解決問題。但是門店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我們的定位是最后3公里,那我們就找到我們的對手,想想怎么樣做得比他們更好。
從單店角度看,做好3平方公里的客戶體驗,并且賺錢
我們的服務一定要比客戶的預期高,形成口碑傳播。產能雖然過剩,但優質服務稀缺;回歸本質,提供優質供給;實際服務高于客戶預期:依賴、信賴您的客戶有多少?精細化管理,掌握車輛和客戶“小數據”;構建標準化服務流程,實施“三管一控”;做好人員激勵,從關心員工開始;利用好上下游知名合作商的品牌背書;零部件廠商品牌比較高,找到能給自己背書的品牌。
走出去、看遠點,積極學習交流!看看好的店是怎么做的,我們今年在推百強門店,將全國做得好的100家門店組織起來交流學習。如果大家不想被淘汰,就應該走出去多看看,就像今天快準組織的這場家門口的會議,就是很有意義的。
作準線上,做好修理廠自己的O2O,做流量的企業以后必死,做粘度才是正確方向
從連鎖角度看,做“如家”式門店管理公司。
做線下我個人更看好專項專修和區域直營連鎖。
從門店需求角度來看,如果配件供應沒問題,短時間內我可以將門店數量翻番!
整個供應鏈的信息化程度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很多地方沒有打通,影響了效率,因此這塊需要提高。成本低、效率高,可靠便捷的供應鏈平臺更容易脫穎而出。
把自己定位做好,做好客戶服務,這是不會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