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底也瘋狂 模塊化平臺真有那么神?
說起汽車,如果將覆蓋車身的外觀件看作是其靚麗的外形的話,那么或Q萌或犀利的頭燈是那雙明眸,愈顯家族化的前格柵則體現它的家族基因,而流體造型的側面呢,基本就是那纖細的A4腰了。但如果一輛車只在外觀上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它也一定逃不掉所謂 “花瓶”的說法,畢竟外強中干也并非我們所樂見。

那么從哪里可以看出一款車的真正內在,動力總成?算!安全配置?算!整車性價比?也算!使用可靠性?還算!其實說到這里,我們卻不經意間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部分—底盤,如果將其作個比喻,它可以看作整車非常神秘的裙底!


那么這么一個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的底盤真的有那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個平常看似神秘的地方集成了車輛的制動、傳動、轉向、行駛四大基本組成構件,起到支承、組合發動機及其各總成、各部件,接受發動機的動力,并保證車輛正常行駛的作用。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一輛車的好壞跟底盤的關系相當密切,甚至底盤的好壞直接制約著車輛的發展。在此之前,車輛的垂直換代需要將整套底盤完全更換,但很多廠商往往出于節約開發成本的目的,都只在原有的平臺上進行些不痛不癢的改動來迎合市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湯不換藥。面對成本抉擇與技術向前發展的需要,如何能夠兼顧兩者便成為了研發的重中之重,于是乎在這種情況下,模塊化平臺便應運而生。

模塊化平臺的優點在哪里?

相信大家都知道,汽車早期發展史上有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那就是福特T型車的推出。T型車之所以會大獲成功,是因為福特在這款車上運用了享譽世界的流水線生產技術,該技術的使用使得車輛的生產效率大幅提高,造車成本降低明顯,汽車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自此之后便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
雖然這只是幾十年前的一個案例,但無論汽車工業如何發展,降低造車成本卻永遠是主旋律。采用“模塊化”生產方式有利于提高汽車零部件的品種、質量和自動化水平,提高汽車的裝配質量,并將有效縮短汽車的生產周期。

說了這么多,那么模塊化平臺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完美?當然也不是,其實細細說來,模塊化平臺也有著自己的不足之處!
1.由于采用模塊化平臺后,諸多車型都會放在同一平臺上共享零件、共同生產,雖然可以極大的降低生產成本,但是一旦某個部分出現問題,那么其波及程度要比之前更大,甚至有可能波及同平臺全部車型。而一旦因為這些問題出現質量缺陷甚至事故,如果涉及大規模召回,那么因此造成的損失也將相當可觀。

2.同平臺生產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車型放到這個平臺進行生產,為了實現最大利潤,勢必出現不同級別車型的用料趨同化。這樣的話,就會出現對單個車型重視度減弱甚至裝配質量下降的情況出現。

當然,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享受到了模塊化平臺帶來的便利,例如大眾的MQB平臺、雷諾-日產的CMF平臺、沃爾沃的SPA平臺、豐田的TNGA平臺等等。
編者說: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汽車技術不斷向前發展必定是大勢所趨。為了迎合未來汽車和市場發展的需要,主機廠們紛紛提出多種解決方案,而模塊化平臺顯然是條有效的途徑。正如T型車和流水線改變早期汽車格局一樣,模塊化平臺能做的也還有很多;但對前面提到因模塊化而帶來的相關問題,我們也將一直關注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