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后市場紅利,先解決這一矛盾
目前汽車后市場生產方式落后者居多
C2B時代,作為車主的“C”,因為有網絡社交,其變化必然影響作為汽車后市場企業的“B”。但反觀我們的汽車后市場,能夠跟上車主要求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其生產方式非常落后、低效。

生產關系尚未轉變。車主要的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服務;要的是前置而不是“放馬后炮般”的后置服務。但在很多汽車后市場企業里,他們做的,仍然是等客戶主動上門,守株待兔。殊不知,這只“兔”,中途很可能已經改變策略了!
生產工具還很落后。就拿油漆這件事情來說,很多修理廠,還做不到客戶的車當天接進,當天施工,當天交還車主手上。在人人擁有智能手機的時代,很多汽車后市場企業記錄客戶檔案,靠的居然還是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
生產效率還很低下。截止目前,很多汽車后市場企業的生產流程其實是這樣的:車主發現自己的車壞了——開或拖車到修理廠——修理廠人員一番檢查,確定該車損壞的部件——和車主商量質量、價格——打電話給配件供應商——等啊等,總算等到配件送到——開始修理——客戶等了好長時間——終于修好,交還客戶手上。這樣的效率,往往導致小毛病、小“手術”,也要等好長時間,車主是不會滿意的。
當下時代特征:個性化需求高漲
自從一百多年以前福特發展出T型生產線,我們大部分的東西都標準化了,作為企業的“B”給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這個“C”制定了計劃,生產了商品,給我們這個C提供什么,我們就得接受什么。衣服如此,車子如此,房子如此,吃的肯德基麥當勞如此,喝的星巴克咖啡如此,唱的卡拉OK,還是如此。
但現在,移動互聯時代顛覆了這一切。在阿里研究院的研究者們看來,互聯網降低企業間協作成本的同時,降低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協作成本。買賣雙方從未如此容易地實現對接。在淘寶的旺旺群里,QQ群里和微信、釘釘的一次次轉發中,消費者的互動成本大大降低。而這種協作成本的普遍下降,使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可以更容易地匯集、分類那些零散分布的個性化需求,實現與企業的有效對接,并使之成為對于企業而言的可觀的生意。這使得原本受制于市場規模的個性化小生意,越來越成為了可能,個性化需求也越來越成為當前市場主流。
個性化時代車主需要什么服務
個性化時代,我們的車主們,他們的需求,又有什么改變呢?改變有很多種,但個人以為一切都可以歸結為一種,這就是車主們,從原來的“花時間賺錢”到現在的“花錢賺時間”,更注重效率。
放到汽車后市場來說,現在的車主,比以前更注重效率。TA希望自己把車送到修理店,不管是美容、油漆,還是做個快修,最好是都不要花費TA很多時間。為此多花些錢,是可以的。同時,為了時間,他們希望自己的車子,能夠有人幫他們提前檢查,發現故障,提前排除,而不是等車子壞了,再打電話叫修理廠來修。
總之,我國汽車后市場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就是車主日益增長的效率與前置服務需要和后市場企業落后、低效的生產方式之間的矛盾。誰早日能夠破解這一矛盾,誰就有可能贏得汽車后市場最大的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