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出口為何量升價跌
中國海關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新充氣橡膠輪胎出口3763萬條,同比增長3.5%;出口金額為38.38億元,同比下降6.3%。
1-9月,中國新充氣橡膠輪胎累計出口3.5466億條,同比增長4.8%;累計出口金額為640.93億元,同比下降1.4%。
看完這個統計,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什么出口量增加,出口金額反而下降這么多?
輪胎世界網觀察到,這也是中國輪胎出口近年來出現的常見現象。今年上半年,國內全鋼輪胎出口更是呈現出這種趨勢。
近年來中國輪胎出口情況

圖表來源: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
據專業人士分析,這兩年,中國乘用車胎和卡客車輪胎相繼被美國“雙反”,而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輪胎出口市場,未來中國輪胎出口可能步履維艱。
因此,有些短視的輪胎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就拼命抓住實施高額關稅前的時間,降低價格突擊出口。
還有一些企業,長期以來憑借“價格戰”占據國際市場,自己只能維持微薄利潤,有的甚至是在無利狀態下出口。
這就導致出口量增大、出口額卻下行的怪現象。上半年,即將被美國實施“雙反”的全鋼輪胎出口,尤其突出。
已經被“雙反”的輪胎品種,則很少再出現這種現象。
如已經被正式實施“雙反”的半鋼胎,上半年對美國出口量、出口額、出口單價,分別下降31.2%、39.5%、12.2%,三項指標齊跌,而且下降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雙反”的高額關稅,擋住了眾多企業的低價出口路。
輪胎世界網了解到,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一大輪胎生產國,同時,輪胎產品的平均質量水平,已經與世界名牌相差無幾。
但是,中國輪胎的出口價格卻一直處于低端水平。
美國依據什么對中國輪胎“雙反”?主要是依據其進口價格。將中國輪胎在美國市場的價格與其他國家比較,就可以看出問題所在。
美國進口國家輪胎價格(2012年)

制表: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 數據來源: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
由此可見,僅以價格作為市場競爭的手段,企業不僅在國內難以立足,即使在其他國家,也正在漸漸失去市場。
有業內人士警告說,用寶貴資源辛苦做出來的輪胎低價外銷,錢被別人賺去,反過來他們卻告中國企業傾銷。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事情。
他們呼吁,中國現存的輪胎產品結構并不合理。只有適應國際市場趨勢,瞄準那些高附加值、高性能產品品種進行開拓,走高端發展之路,國內輪胎企業才會找到更光明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