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謊言 探尋二手車電商“百項檢測”背后秘密

近日,有不少消費者或登門或致電《中國汽車報》記者,反映他們通過二手車電商購買二手車后出現了問題并得不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其中問題較為集中的是二手車電商所宣稱的上百項檢測形同虛設,致使消費者所購二手車出現里程表調表、變速器漏油,甚至最終發現所購車輛為泡水車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互聯網的依賴促使各行各業都做上了“互聯網+”,二手車行業也不例外,各種模式的二手車電商應運而生,并且每家都在談創意新、談融資。基于這種大環境,部分二手車電商趁機渾水摸魚、混淆概念,拋出車檢數百項以保障二手車質量的“美麗”謊言,讓消費者如同霧里看花。
日前,《中國汽車報》記者就這一現象走訪了多位業內知名專家,與他們共同探尋目前二手車電商所吆喝的上百項檢測背后的實質。在此,為尊重被訪專家的要求,稿件中隱去他們的真實姓名,僅以甲、乙、丙代表。
■被有意混淆的概念
近日,《中國汽車報》記者暗訪了部分二手車電商,并親身體驗了其車輛檢測環節,結果發現,正如此前各大媒體所述,大部分二手車電商平臺宣傳中的數百項車輛檢測幾乎為“走過場”,對于車況的“嚴格把關”亦是形同虛設。
對《中國汽車報》的調查結論,在二手車電商行業從事多年的某二手車電商負責人甲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電商所言的‘百項檢測’也不能一概被視為形同虛設,‘百項檢測’確實存在,遺憾的是部分二手車電商有意混淆‘百項檢測’標準這一概念。實際上二手車檢測有兩個標準,一是銷售標準,二是收購標準,即‘百項檢測’標準。銷售標準是給消費者看的,收購標準則是給商家看的。這兩個標準所涉及的檢測項目和檢測要求完全不一樣。”
據記者了解,不單是二手車電商,目前在整個二手車行業經常使用的都是兩套標準:一套是為消費C端提供檢測報告,比如現在的各品牌認證二手車,為消費者提供報告,讓消費者放心在此購車;還有一套是為收購B端提供檢測報告,如車易拍,目的是讓商家通過報告就可以知道,這輛車競拍購得后再達到出售狀態的整備成本,以確認收購價格。
除此之外,現實中還有一種比較模糊的、能夠掩人耳目的檢測報告,就如《中國汽車報》記者體驗的經歷,消費者在二手車電商平臺買賣車輛,電商提供檢測,并宣稱為“百項檢測”,這個檢測究竟是給誰看的?對象其實很模糊,或者說是部分電商為趨利而為之,故意將其模糊化,目的是混淆銷售標準和收購標準的概念。
■“掛羊頭賣狗肉”
部分二手車電商利用被混淆了的概念做噱頭,達到營銷目的,其行為與“掛羊頭賣狗肉”無異。
乙先生,一位在二手車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如今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互聯網大伽,鑒于乙先生的影響力,全國各地很多被不良二手車電商欺騙的消費者,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他并尋求幫助,這就使他手中積攢了不少消費者被坑案例。
記者日前與其談起目前有消費者被部分二手車電商利用混淆的“百項車檢”標準忽悠時,乙先生感慨道:“目前在二手車交易中還沒能有誰借給消費者一雙‘慧眼’,這就要求二手車經銷商,特別是當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二手車電商,一定要自律,以誠信為本。否則,不但商家無法樹立自己的品牌,同時也會使消費者蒙受損失,甚至給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帶來威脅。”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案例:孫先生不久前在某二手車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輛2015款北汽紳寶D50自動標準版二手車,當時該網站標注:“準新車,2015年上牌,里程9000公里。”但是,孫先生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車輛發動機異響,油耗居高不下(1.5L排量,油耗11.5L/百公里),在高速公路上110公里/小時時速巡航下,變速器突發故障,急速降至60公里/小時。后來,孫先生將車開至4S店檢測,查詢維修保養記錄得知,此車在2016年4月15日最后一次保養里程為54294公里。里程表被人為篡改,孫先生找到購車平臺維權,卻因為車輛過了保質期,只能自己花錢做5萬公里的大保養,并更換了壓縮機及部分零部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諸如此類事件在二手車電商交易平臺中并非個案,且由此也引發了業內外人士的普遍質疑,有業內專家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檢測項目并不是越多越好,無論是二手車電商還是傳統經銷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多少后期服務和兌現多少承諾才是關鍵。被混淆了的“百項車檢”已經變相為二手車電商“掛羊頭賣狗肉”的護身符。
■電商給出的偽命題
關注汽車后市場十幾年的資深投資人丙先生,對于二手車電商宣稱的“百項檢測”,則直截了當地將其歸結為偽命題。
丙先生告訴記者:“首先從檢測技術的難度上,國內二手車電商目前所擁有的技術手段很難把一輛車的真實車況及技術數據全部還原。沒有相應的指標、數據作為支撐,談檢測結果就是紙上談兵。”
他指出,二手車電商極力宣稱,對車輛進行的檢測項目可以達到兩百多項,有的二手車電商更進一宣稱可檢測三百多項,甚至四百多項,其實無論多少檢測項目,它解決不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車的品質與二手車的價值如何建立關聯性,把真實車況和車價對等起來,這才是根本問題。
目前,大部分檢測所能檢出的問題,都是一些表面的項目,這部分項目占據整體項目的80%,屬于彈性檢測。而真正有可能產生重大事故的20%的項目,是檢測不出來的。這就使得即使是“萬項檢測”也只是偽檢測,而偽檢測就是二手車電商給出偽命題的先決條件。
最后丙先生強調,二手車檢測涉及綜合車況檢測和事故檢測兩部分,其中最難的部分在事故檢測。其除了設備要求外,還對參考數據有很高要求。目前二手車電商中僅有寥寥幾家能達到這個水平,但其針對的對象都是商家,而非終端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