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品牌為什么扎堆混合動力?
這幾天汽車圈刷屏的,除了林丹日產天籟,那就是廣州車展。作為今年最后一個國內A級車展,疆哥和車迷們也都開始忙碌起來。疆哥想問大家,你們去看廣州車展,最想逛那些展館?想必大部分人都喜歡扎堆豪華品牌,畢竟那里有香車,可能還有美人。
那如果去逛今年廣州車展的豪華品牌,你會注意到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嗎?什么?車模,咱們是專業人士,怎么能只關注車模呢?疆哥給你聊聊業內人士都看到些什么。
豪華品牌扎堆PHEV
今年的廣州車展,豪華品牌的主展區基本都讓位給插電式混合動力,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比如:

一汽-奧迪 A6 e-tron
奧迪 A6 e-tron,就采用2.0TFSI發動機和91KW電機的動力組成,同時搭載14.1kwh的電池組。在純電動模式下最大續航里程50km,同時綜合油耗為2.2L/100km。

凱迪拉克CT6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
凱迪拉克CT6混合動力,結合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兩臺電動機,配合18.4kwh的電池組,實現純電動模式下最大續航里程60km,綜合油耗為1.7L/100km。

S90 T8插電混動版
S90 T8插電混動版搭載2.0T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在純電動模式下最大續航里程50km。目測這款車會鎖定寶馬530Le以及奧迪A6L e-tron為競爭對手。

紅旗H7 PHEV
提到紅旗H7PHEV,大家都不陌生,比較在北京車展亮相時大家已經驚呼完了。沒錯,這款國民“神車”的插電式混動,搭配的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45kW電動機,電池容量達到12.8千瓦。在這樣的動力配給下,能實現純電動行駛30km,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3.6L。
當然,還有很多豪華品牌的插電式混動亮相,比如奧迪Q7 e-tron、奧迪A3 e-tron等。
何為PHEV?
看到這,不知道普通讀者,或者消費者能不能明白,豪華品牌扎堆的是什么領域?
新能源?沒錯,但是這范圍太廣!
混合動力?接近了,但是混合動力還分幾種模式!比如傳統混合動力與插電式混動動力,還是有一些區別。
簡單來說,現今在市面上混合動力車型都是不需要充電樁,它的動力構成和插電式混動一樣,都是是內燃機和電動機。只是它主要以內燃機為主,行駛中電動機輔助來實現油耗降低。
而豪華品牌扎堆的卻是插電式混動,相比與傳動混合動力,區別在于:
第一,插電式混動的電池充電主要由外接電源實現;
第二,插電式混動主要以電動機牽引為主,常規工況基本以電機驅動為主,內燃機驅動為輔。插電式混動對電池的依賴很大,因此電池容量比較大。
那么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插電式給你的直接差異就是,你家要有充電樁,同時你車油耗會很低,當然腰包也要掏得多。
豪華品牌為何要扎堆?
第一,市場巨大,細分市場有所空缺
有專業分析機構預測,2018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每賣出的4輛車中就有1輛為插電式混動車型。而從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中,有約1/3的車輛為插電式混動車型,由此可見,這樣一個細分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

同時目前插電式混動動力車型基本被自主品牌,比如比亞迪所占領。這些車型價格便宜,但在品質和工藝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因此豪華品牌PHEV車型的到來,其實也是彌補了這個細分市場內的高端車型空缺。
第二,插電混動更加機動,更能適合過度。
從目前新能源技術來看,鋰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導致續航里程的匱乏,充電基礎設施和電網配電的不完善,以及純電動核心技術的壁壘,都使得純電動車型的普及為時尚早。而相比之下,插電混動版的車型相比弱混車型有著更出色的油耗表現,比起純電動車型還有這更強的機動性。沒電用油跑,好用還不誤事卻是能讓大部分車主找回安全感。

第三,貼上“節能環保”的標簽
目前在油價高漲、全民低碳的大環境下,以及2020年國產乘用車平均油耗5.0L/100km的硬性指標下,豪華車扎堆推出混動車型其實就是一種應對辦法。但在混動車型中,純電動卻因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無法支撐豪華品牌大排量車型的續航里程。這個時候推出插電式混動,就是既適合,同時有能給大排量車貼上"節能環保"標簽的好辦法。
豪華品牌PHEV的前景?
雖然PHEV插電式能滿足豪華品牌的發展需求,但市場不一定會買單。比較插電式混動要比單純的內燃機車型,或者純電動車型要結構復雜,成本昂貴得多。造成的直接結構就是,插電式車型會比同類傳動車型要價格昂貴得多。看看寶馬530le的69萬元指導價,再瞧瞧奔馳C530eL的59萬元指導價,你就會知道,這些貨都不是“省錢的燈“。一臺普通版本的凱迪拉克CT6月銷才200輛,你能想象價格昂貴得多的CT6 30E插電式版本,能有多好的表現。
所以,對于市場角度來講,產品豐富是好事,但是價位合理也很重要。你覺得呢?豪車品牌扎堆新能源,是騙錢還是市場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