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走在上升通道 中國汽車銷量繼續領跑
通用等15個在美銷售的主要汽車品牌中,有10個創下在美國新的銷量紀錄, 通用、福特等在中國市場也大豐收。
中國車市的瑞雪,預兆全球車市的豐年。雖然還未塵埃落定,但在低油價和強勁的經濟復蘇帶動下,2016年全球汽車銷量有望創出新高。這一輪的增長,除中國市場一如既往的給力之外,美國市場也是繼2015年之后繼續高位徘徊。歐洲和日本汽車市場也在2015年快速復蘇的基礎上,今年全面企穩并繼續夯實。而巴西和印度市場在經過艱難的歲月之后,也在今年實現恢復性的增長。
美國市場在高位徘徊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通用攜42款展車參展。在車展前夕,通用還舉行雪佛蘭之夜,宣布面向2020年的戰略規劃。在更早的時候,雪佛蘭承諾在2020年之前,導入20款全新車型。克萊斯勒旗下的廣汽菲克則在廣州車展上發布全新一代的指南者,并驕傲地宣布廣汽菲克成為今年成長最快的合資公司。福特也沒落于人后,發布這一代蒙迪歐最重要的中期改款。
廣州車展只是通用、福特、克萊斯勒馬不停蹄的第一站。在廣州車展之后,他們還要參加明年的底特律車展、紐約車展、洛杉磯車展以及國際電子消費者展。盡管美國三大車企都重視中國市場,但美國依舊是其故鄉,也是其最重要的市場。
過去十個月,美國輕型車銷量達到1447萬輛,同比下滑僅0.3%。考慮到2015年美國汽車全年銷量是創紀錄的1747萬輛,基數較大,今年仍保持在高位運轉,已是出乎許多人意料。15個在美銷售的主要汽車品牌中,有10個創下在美國新的銷量紀錄,增幅最高是捷豹路虎,其次是沃爾沃。下滑品牌當中,多為個位數,包括通用-3.6%和福特-0.9%。大多數品牌的銷售高管都帶著愉悅的心情和豐厚的獎金做好計劃,準備與家人共度圣誕和新年假期。
今年初,在底特律車展上,北美汽車協會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汽車預計首次超過1800萬輛,創歷史新高。包括奔馳和克萊斯勒在內的汽車企業,都同意這一觀點。截至11月底,上述三家仍維持這一預測不變。他們認為,接下來的12月份,是美國市場銷售旺季。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在低位徘徊,會刺激美國消費者再次購車。
中國汽車銷量繼續領跑
在太平洋的另外一端。11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今年前十個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1.6萬輛和2201.7萬輛,比上年同期均增長13.8%,高于上年同期13.8和12.3個百分點。在度過穩中有升的上半年后,中國汽車從8月開始井噴,并有望一直持續到年底。其中,購置稅減半優惠成為重要推手,不僅挽救岌岌可危的中國車市,還確保其繼續保持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
市場熱鬧,車展更熱鬧。今年廣州車展,這一中國汽車市場今年最后的盛宴,空前的火爆,展車多達1130輛,包括56款全球首發車、19輛概念車以及146輛新能源車。東風標致4008、雪佛蘭探界者、大眾Teramont、寶馬1系三廂、傳祺GS8、榮威i6……主流汽車企業都帶來有影響力的產品,沒有跳票,也沒有爽約。中國車市今年所顯露出來的高昂與絲絲興奮,在廣州車展上顯露無遺。表面是熱鬧與風光的,內在也是底氣十足的。細心觀察會發現,這部年度壓軸汽車大戲,背后所演繹的,正是中國汽車市場今年“前低后高”、由冷轉熱的皆大歡喜處境和大部分車企八面來風的大好局面。不出意外,今年中國車市將以2700萬輛的產銷量收官,再次刷新紀錄,繼續領跑全球車市。不過,按照中國汽車2015年平均約13萬元(約合2萬美元)的價格計算,全年銷售2700萬輛的中國車市總產值約為5400億元,仍低于美國的5940億美元。美國全年銷量不及中國,但其單車平均售價多達3.3萬美元。
歐洲、日本市場全面企穩
今年前十個月,實現汽車銷售增長的還有歐洲和日本市場。前十個月,日本乘用車累積增幅為1.8%,德國為4.9%,英國為2.47%,意大利為9.45%。增幅和銷量都不能與中國市場相比,但同比實現正增長,意味著歐洲和日本市場快速復蘇的趨勢沒有發生變化,沒有受到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因素的影響——至少目前看來是如此。
從前三季度的銷量統計數據來看,巴西和印度全年實現正增長也是毫無懸念。唯一產銷下滑的傳統汽車大國是俄羅斯,今年前十個月,乘用車產銷量下滑13.3%。但有分析認為,俄羅斯車市是個例外,隨著俄、美、歐三方關系的緩和,俄羅斯車市會在明年重回上升軌道。
在今年廣州車展上,SUV成為全場主角,電動車和新能源熱度有所減退。美國高盛認為,這是全球汽車仍會處于巔峰期的征兆,因為電動車和新能源車是經濟低迷的產物,是消費者無可奈何的替代品。當經濟向好時,更為實用的SUV會成為中產階級歡迎的產品。而全球中產階級購買SUV是全球車市前行的重要推動力。事實上,SUV不止在中美兩國熱銷,在歐洲也已經成為潮流。
今年初,包括捷豹路虎、特斯拉、MINI、賓利在內,多家整車廠缺席底特律車展,這一度被認為是底特律沒落的起點。但明年局面又有所不同,除保時捷之外,還未有整車廠宣布不參加底特律車展的。中國廣汽乘用車也會再度參展,全球首發一款五座SUV。整車廠對2017年底特律車展熱情高漲,不一定是沖著底特律車展的名氣而來,更多是對2017年全球車市表示樂觀。
今年美國大選,特朗普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成功逆襲。但華爾街多家機構表示,這并不會影響美國經濟前進步伐,2017年仍有約為2%的增幅,而這會直接刺激歐洲、日本和南美洲這些嚴重依賴美國經濟的國家的居民消費,包括汽車消費。
記者觀察
兼并重組從未停止
全球車市向好,并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好,兼并重組仍會繼續。英國脫歐、中國車市品牌嚴重過剩,多是原因所在。僅在今年,汽車圈到處是消息:吉利打算收購蓮花,蘋果問價邁凱輪,谷歌發力自動駕駛……有的已經成為事實,比如雷諾日產收購三菱。更有車企表示出明顯的合作意向,菲亞特在全球范圍內找尋合作伙伴,高田由于安全氣囊事件而深陷泥潭。在大眾“尾氣門”最為激烈的時刻,歐洲媒體建議大眾出售1~2個品牌,斷尾求生。
回到中國市場來說,如果說在此前的北京車展上,合資自主還有人關心。到了廣州車展,合資自主的概念基本無人再提起。按照規劃,許多合資品牌本應該在今年推出合資品牌,并發布首款車型,但縱觀廣州車展全場,并沒有這種現象。
除上汽通用五菱寶駿和啟辰,北京現代首望、東風本田思銘、寶馬之諾、東風本田思銘等都無新品,也無戰略規劃。即便是寶駿和五菱,也在努力與合資自主撇清關系,樹立獨立汽車品牌的形象,堅持正向研發。合資自主從誕生開始便爭議不斷,支持者認為,市場換不來的技術,可以通過這一渠道獲得。理想與現實還是有較大差距,市場已經給出明確的答案,消費者并不喜歡換個馬甲的淘汰車型,更喜歡原汁原味的新車:要么合資、要么本土,不需要“中間狀態”,除非合資自主品牌有自我生長的能力,創造完全新車型。
在中國車市的帶動之下,2016年的全球車市無疑會是一個豐年。這種好的勢頭,甚至會延續到201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