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細則陸續出臺 網約車行業版圖有變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于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車輛準入和退出有關工作流程的通知》,隨后,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和國家網信辦聯合發布了《關于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申請線上服務能力認定工作流程的通知》,對網約車的管理做出了進一步的規范。 今年7月,網約車合法化,看上去網約車的發展迎來了春天,然而10月份多地出臺的地方細則征求意見稿中卻對網約車運營標準做出了排量、駕駛員戶籍、車輛牌照等限定,引發大量討論和關注。截至11月1日,網約車新政也已經實行了半個多月,杭州、寧波、南平、泉州、龍巖、莆田、三明、焦作、大連、鞍山、瀘州、成都等12個城市相繼出臺了正式版的網約車細則。據了解,北京、上海兩地的“正式版”網約車實施細則也將于近期公布,有媒體表示,本地車牌和司機本市戶籍等要求并未改變。
部分司機回頭開黑車
盡管門檻提高,但是目前來看,網約車司機的收入與前幾個月相比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一天大概賺二三百塊錢,這還是按開一整天來算,有時候一個月到不了就能賺六千。”網約車司機李某告訴記者,價格的確是漲了一點,但是漲的錢基本都給公司了,司機沒得到。“賺的跟之前差不多,我今天跑到現在也才賺了三百多塊,最多一會兒再跑兩三個小時,再減去油錢和吃飯的錢,今天差不多也就剩二百了。”在李某看來,專職的網約車司機的日子并不好過,相比出租車司機,他們的收入更加不穩定。
另外,給予司機的補貼也在減少。“主要不是說坐網約車的人少了,他們覺得這個方便,就會一直坐。”李某說,“但是公司的補貼已經沒有了,大概兩三個月前就沒有了。以前的補貼也不多,但是大概能把油錢補貼了,之前是只要訂單數達到標準,一天獎勵一百,之后是八十、六十、四十,最后就沒了。一般要求達到二十幾單,才會給司機補貼。”
即使是補貼減少,對于有些網約車司機來說,這樣的日子也即將結束了。北京的網約車司機王某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講述了他的故事。
作為一個只干了七八個月的網約車司機,王某覺得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之前做防水裝修行業的他在進入網約車行業時,重補貼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一旦地方細則實施,自己可能就會退出這個行業。“我的車不行,也沒有北京戶口。”王某開的是一輛豐田雷凌,排量為1.6L,不符合北京出臺的細則中對汽車排量的要求。“公司(滴滴出行)給的話是先開著,估計也開不了幾天了。”王某告訴記者,開網約車最賺錢的是前兩年,很多網約車司機賺錢后早就不干這一行了,現在開網約車的很多是看別人賺錢了才開始干這一行的,“但是等我們進來以后發現,錢已經沒那么好賺了。”
而對于接下來的打算,王某并沒有想好。“再找唄,好在車是之前就有的,不像有的司機就為了干這個買了車,現在被套住了。我們司機群里已經有人開始開黑車了。現在跑黑車的也不少,大部分是在遠郊。跑黑車比較輕松,尤其是在遠郊,一天也能賺個兩三百,而且又沒有什么服務和投訴。”王某說。
根據艾媒咨詢提供的數據顯示,相關新政下發后,符合或有能力達到新政要求的司機只有10.4%,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具有本地戶籍的網約車司機占比更低,具有本地戶籍的網約車司機,北京占3.6%,上海占5.3%,深圳占6.7%,廣州占5.9%。而由艾媒咨詢做的分析調查結果顯示,網約車新政意見稿實行后,38.2%的外地司機選擇冒險去跑黑車,27.6%選擇在當地找其他行業工作,17.8%選擇回到家鄉工作,13.5%選擇到其他城市做網約車服務。
平臺面臨再次洗牌
隨著多地對網約車管理的地方細則出臺,網約車平臺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首汽、吉利等汽車集團推出的約車平臺似乎正在抓住機遇,重新進行戰略布局,而以滴滴出行為代表的平臺則開始與出租車公司進行了更廣泛的合作,網約車的行業版圖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根據國內移動互聯網數據監測機構Trust Data日前發布的《2015-2016年中國網約車平臺發展趨勢報告》顯示,今年9月,滴滴出行、易到用車和神州專車的月活躍用戶量位列中國網約車前三,分別為3648萬、131萬和72萬;活躍用戶日均打開次數分別為2541萬、57萬和24萬。由此可見,從用戶量來衡量,滴滴出行已經成為用戶使用率最高的約車平臺。
但是一旦各地的地方細則出臺,滴滴出行可能首當其沖受新政的沖擊較大。據記者了解,滴滴出行以私家車接入為主,且車輛價格大多為10萬元以內,多為小排量車型,如果按照北京市交通委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中的標準判斷,滴滴平臺上的網約車中,同時滿足汽車排量、本地汽車牌照和駕駛員戶籍三項標準的不到半數。根據《2015-2016年中國網約車平臺發展趨勢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滴滴出行平臺上的專車快車日訂單持續快速增長。8月,滴滴宣布并購優步中國,之后平臺補貼逐漸減少,訂單增長放緩并趨于平穩。
11月9日,滴滴出行正式宣布已牽手150多家出租車企業探索多元化融合發展之路,將共同推動出租車行業轉型升級,提高司機收入和運營效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滴滴負責人表示,在此前流量、技術、服務“三步走”的基礎上,滴滴已經形成一整套多元化的融合發展解決方案,能為出租車企業提供出租車智能派單企業版、出租車接網約車單企業版、加盟滴滴快車、加盟滴滴專車等多種合作方式,從而幫助提升傳統出租企業的運營效率,為出租車企業和司機提供多渠道的訂單和收入來源。符合條件的出租車企業亦可結合自身情況靈活自主地選擇合作形式。目前滴滴已與全國數十座城市的150多家出租車企業展開多元化合作。以 “加盟滴滴專車”為例,滴滴可以為出租車企業提供專業的司機服務培訓、認證解決方案以及車輛融資解決方案,出租車企業只需發揮自身人員招聘和線下管理方面的優勢,即可攜手拓展高端網約專車市場。而具體到 “智能派單企業版”,滴滴在合作中增加了保障營運效率的維度,能通過滴滴大數據派單匹配,確保合作出租車企業旗下服務好司機時薪處于行業中高水平。
而如首汽約車、大眾出行等汽車集團推出的約車平臺也開始進行戰略布局。11月中旬,首汽約車與大眾出行簽訂合作協議,最快將在1個月內實現“車”共享。據記者此前采訪了解到,首汽約車的車輛由平臺統一提供,在北京汽車牌照為京B牌照,司機也由平臺統一管理,具有本地戶口,且大多是具有10年以上駕齡經驗豐富的司機,持有出租車從業許可證,定位為提供中高端專車服務。
目前來看,以首汽約車為代表的這類平臺幾乎不會受到地方細則的沖擊,相反可能會成為網約車新政的受益者。而首汽約車也在近日加大了網約車的投放量,以北京為例,6月份首汽約車投放了約3000輛網約車,到11月已經投放5000輛左右。而首汽約車和大眾出行的合作也在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和市場份額。“無論哪家平臺的車都將在后臺統一調配。未來,乘客依然是用熟悉的APP打車,但內部平臺的車輛將增加,統一就近派車,乘客等候時間將減少。”首汽約車CEO魏東介紹,首汽約車和大眾出行還分別在全國布點,無論哪座城市的平臺都將是互通的。年內首汽約車平臺將覆蓋全國約40個城市,大眾出行將覆蓋10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