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加征消費稅為反腐 對汽車界影響微小
11月30日,我國財政部發布通知,將對零售價為130萬元以上的超豪華小汽車加征10%的消費稅。《金融時報》認為,此舉更多的是作為中國政府釋放的遏制官員炫富的信號,而且超豪華市場占據整個汽車行業不到1%的銷量,因此影響微小。
11月30日晚,中國財政部發布《關于對超豪華小汽車加征消費稅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表示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為了引導合理消費,促進節能減排,而上述規定也將于2016年12月1日起正式執行。對于11月30日(含)之前已簽訂汽車銷售合同,但未交付實物的超豪華小汽車,自12月1日(含)起5個工作日內,納稅人持已簽訂的汽車銷售合同,向其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對按規定備案的不征收零售環節消費稅,未備案以及未按規定期限備案的,征收零售環節消費稅。

同日,新華社公布了官員待遇新條規,“不能超標準配備車輛、超規格乘坐交通工具,外出要輕車簡從,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目前尚不明確《通知》和待遇新法規的同時發布是否具有一定的深意。
咨詢機構 Automotive Foresight(上海)公司總經理張豫稱,加收10%消費稅這一舉動更可能是中國政府在釋放要更加廉潔,少些炫富的信號,是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部分。
在過去幾年里,由于政府嚴格要求官員自律,以及嚴禁商界人士炫耀財富,豪華車品牌在華需求逐步滑坡。張豫表示,“政府不鼓勵人民炫富。”
在中國,富人和強人之間鴻溝日趨增大,這極易引發社會緊張。
超豪華車也逐漸成為中國政治領導人貪得無厭的象征。外媒在此列舉的案例為,2012年高官之子駕駛一輛法拉利在街頭飆車時發生車禍,當場身亡,另外兩名女子重傷,但最終也身亡。
分析人士和車企還認為,對奔馳﹑奧迪和寶馬等主導中國豪華車市場的主流豪華品牌來說,加征消費稅影響有限。
寶馬駐北京發言人表示,“我們大部分的業務都不會受到影響。但是財政部昨天才公布《通知》,我們仍在評估可能會受到什么影響。”而且,寶馬在中國售出的車型中僅有“一小部分”售價超出了130萬元。
奧迪則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旗下售價超130萬元的車型銷量不到其在華總交付量的1%。“偏愛以及經濟狀況才是驅動用戶購買超豪華車的重要因素。而且加征消費稅與所有車企都有關系,因此最終對我們交付量的影響有限。”
而且,《美國汽車新聞》猜想,《通知》可能會影響奔馳﹑奧迪﹑寶馬的高性能車型,以及法拉利﹑阿斯頓·馬丁和勞斯萊斯的超豪華車的定價。
分析人士發現,稅費增加對法拉利GTC4Lusso和阿斯頓·馬丁D89等超豪華汽車幾乎沒有影響。張豫表示,“超豪華汽車對需求影響很小,能夠購買一款售價200萬元汽車的消費者不會因10%的額外消費者而退縮。”
不過在中國,零售價超130萬元的超豪華車已經被征收了35%的進口關稅、增值稅、排放稅,現在又再多出10%的消費稅。這樣一來,中國就成為購買進口車花錢最多的國家之一。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LMC Automotive統計的數據,2013年,勞斯萊斯在華銷量為946輛,到2015年銷量減少了近一半,至517輛。而2015年蘭博基尼在中國的銷量已從高峰時期的304輛降至133輛。
麥格理證券分析師杰妮特•劉易斯(Janet Lewis)則指出,雖然對于超豪華汽車市場來說,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但這一細分市場“真的只是汽車行業里很小的一部分”。
上海羅蘭貝格咨詢公司鄭云(音譯)表示,超豪華車細分市場占據中國整個車市不到1%銷量,《通知》可能會對這一細分市場有所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