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方與中央的博弈 二手車解限之困誰之過
3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二手車國八條”) 其中明確提出“各地人民政府要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3號),不得制定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和安全標準,在環保定期檢驗有效期和年檢有效期內的二手車均可辦理遷入手續……已經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的地方,要在2016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并未貫徹國務院的意見,在實施的時候加上了各種限制條件,更有不少省份對國務院的意見置若罔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提到今年二手車解除限遷政策落實情況時,只用兩個字進行了總結——失望。于是記者兵分兩路,深入遼寧沈陽、河南鄭州調查二手車解限之困誰之過。

河南省鄭州市,地處中原的二手車流通重地,此前每一天從這里進出的二手車不計其數,11月1日,這種繁榮的景象卻被突然喊停。
11月2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襲擊了鄭州市,雪中記者隨意走入一家二手車店內,幾名工作人員正百無聊賴地坐在一起聊天。“突然就限遷國四二手車了,賣車難,收車更難,我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一些小型二手車商賣完手頭的車以后就準備關門了。”店面老板告訴記者,自11月1日起,鄭州市車管所就對所有遷入車輛實施了國五排放標準,否則不予落戶。
鄭州市北方汽車市場
對二手車實施限遷,鄭州市二手車商的經歷只是眾多限遷城市的一個縮影,河南洛陽,遼寧沈陽、大連……一大批城市仍在二手車限遷名單中。
車商難以承受之痛
距離今年3月國務院發布的二手車國八條規定的最終解限日期已6個月有余,為何仍有多座城市遲遲不肯解限?
地標一,遼寧省沈陽市。據當地二手車商介紹,目前沈陽市限制初次登記三年以內的二手車方可上牌,二手車商手里有大量車源無法在沈陽落戶。“初次登記三年內的二手車才能落戶,同是國四排放標準,其余年份的就只能砸在自己手里,這生意還怎么做下去。”一位二手車商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之情。
隨后,記者來到沈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以手頭有一輛2009年的國四二手車想要落戶為由,向多位工作人員進行了咨詢。“要想在沈陽市落戶,必須是三年內上牌的車輛,即便符合國四排放標準,超出三年也不能辦理落戶。”工作人員的回答如出一轍。
地標二,河南省鄭州市。與沈陽的氛圍有所不同,鄭州二手車商似乎正陷入一種集體恐慌中,記者一番走訪下來,除幾家小型二手車商外,稍有規模的車商幾乎都不敢出面。
“11月1日突然開始實施國四排放二手車限遷,連省內的流通渠道都被切斷了。車源少,收車價格也跟著提升,有實力的大車商收車都變得十分困難,更別說我們這些小車商了。”鄭州市北方市場商家佰仕達名車總經理秦宇輝告訴記者,因為收不上車,整個市場都變得冷清起來,好多車商開始謀劃著尋找其他出路了。
11月初,鄭州市部分二手車商在當地車管所門口組織了一次請愿活動。“當時車管所的人態度倒是非常好,讓我們提交了請愿書,并表示將向上級反映相關情況,隨后會給我們回復。但至今也沒有任何回信。”秦宇輝稱,隨后鄭州二手車商又組織到當地公安局交警支隊以及環保局請愿,但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鄭州車商告訴記者,根據當前形勢,鄭州國四二手車限遷當月,自家店面的二手車采購量大約減少30%,以后的經營不容樂觀。“據說此前已經有5家二手車商被約談了,我們現在只能觀望,看政府的下一步舉動。”該車商透露。
解限妨礙了誰
“在鄭州市的引領下,河南省部分市區也紛紛開始效仿,實施國四二手車限遷。我們理解政府環保的壓力,但是一刀切地進行國四二手車限遷確實非常不合理,哪怕放開省內流通,也不至于一下子斷了我們的生路。”秦宇輝的話語中透著些許無奈。不僅鄭州車商,沈陽車商亦是表示,放開國四二手車限遷就很滿足了。
據記者調查了解,除沈陽、鄭州外,遼寧省大連市、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等其他多座城市亦是在近期收緊二手車遷入標準,令大量車商甚至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
國務院一再強調要放開二手車流通,部分地方城市卻拒不執行,還有的陰奉陽違,搞起了文字游戲,是誰在主導這場走樣了“秀”?
“沈陽市執行的初次登記3年以內機動車可以落戶老政策,估計很快就會廢止。但在新的政策沒有出來之前,我們只能按照老辦法執行。”11月17日,沈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三樓,記者見到了沈陽市車管所牌照登記科科長孫偉,“省文件中還提到‘公安部門依據環保部門的查驗結果’,所以即使車輛合格證上標注了本車符合國四排放標準,車管所也不能辦理落戶。”他強調,“市環保局至今也沒有給出如何確定車輛是否符合遷入標準,只要他們制定好標準,我們就貫徹執行。”
記者隨即前往沈陽市環保局。“根據我們了解,周邊執行國四二手車遷入的城市都是經由市政府發布通告,再由相關職能部門落實。”沈陽市環保局機動車尾氣檢測防治中心主任楊文鶴表示,“我們目前要等待遼寧省環保廳和沈陽市政府給出具體操作辦法,首先要廢除三年以內才允許遷入的老辦法,再執行新標準。”
在鄭州,記者從市政府以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得到了類似的答復:現在是嚴格按照河南省公告執行相關遷入標準,如果有疑義可以聯系相關職能部門,給出新的具體操作方案。
“說白了,不就是與環保和稅收掛鉤嘛。”秦宇輝對記者表示,姑且不論地方政策是否合法,但鄭州市的污染與二手車到底有多大關系并無數據支撐,憑什么要收緊二手車限遷政策呢?另外,各城市之間的空氣是流通的,鄭州市限了國四二手車遷入,就能保證附近地區國四二手車的排放氣體不流動到鄭州市嗎?
“還有稅收,二手車交易環節的增值稅等確實都是國稅,可是它帶動的上下游產業可以為地方增加稅收,另外還解決了城市這么多人的就業問題。”秦宇輝對鄭州市收緊二手車遷入標準表達了極度的不解。
地方與中央的博弈
遼寧省大連市一位二手車車商向記者透露,原本在二手車國八條出臺后,大連市已經完全取消了限遷,但是10月11日又將排放標準升到了國四。參與起草遼寧省實施意見的遼寧省汽車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孟凡臣告訴記者,國家對各省大氣污染指標限制得很嚴,遼寧省環保廳也承受著不小壓力,所以在國四排放標準方面態度很堅決。遼寧省環保廳機動車排放防治辦主任張丁楠表示,今年7月,國家環保部向遼寧、福建、山東、河南、湖南、西藏等省、自治區環保廳下發文件明確規定,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車輛是指黃標車和老舊車。其中,老舊車原則上是指未達到現行國四排放標準的車輛。“考慮到遼寧省也在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協同范圍內,所以省環保廳制定了車輛達到國四排放標準才能遷入的條件。”張丁楠說。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北京律師協會競爭與反壟斷委員會主任魏士廩在談到二手車限遷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采取專門針對外地商品的行政許可,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不得對外地商品規定與本地同類商品不同的技術要求、檢驗標準,或者對外地商品采取重復檢驗、重復認證等歧視性技術措施,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因此,限遷政策涉嫌違法。
就此問題,《中國汽車報》記者向負責對遼寧省辦公廳發布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的省人民政府法制辦備案處提出了質疑。備案處相關工作人員稱,如果省政府發布的文件與國務院文件內容完全一致“就沒有意義了”。而當得知完全解除限遷的省份就是幾乎原文轉發國務院文件時,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具體業務上的內容我們也不清楚,當時是根據省環保廳的意見發布的文件,我們只對其中涉及公民、法人權利義務方面的條款進行了審查,認為沒有問題。至于是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要問省環保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鄭州市實施國四二手車限遷依據的今年10月河南省發布的國五排放標準公告,以及2015年3月開始實施的《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條例》。條例中第35條規定“外地機動車轉入本市辦理登記前,應當到取得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污染物排放檢驗,并符合本市機動車同類車型注冊登記執行的排放標準”。由此,鄭州市車管所與公安局交警支隊聲明限遷是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的。
二手車市場爆發難
取消二手車限遷,國務院的目的非常明了:便利二手車交易,繁榮二手車市場,為新車消費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帶動汽配、維修、保險等相關服務業發展。
從2009年起,我國新車市場就已超過美國,坐上全球頭把交椅,但市場成熟度卻與美國相距甚遠,二手車無疑是一大問題所在。對標美國二手車市場可以發現,其全年汽車市場交易規模約為6000萬輛,其中二手車4000萬輛,占比為75%,二手車置換對新車銷售貢獻度達60%。而我國的實際情況是,2015年汽車累計銷售2400多萬輛,同比增長4.68%,二手車交易方面,2015年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僅為941.71萬輛,相比2014年微增2.32%,占比不足40%。造成中美數據如此懸殊,我國二手車限遷政策難辭其咎。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全球車輛平均更新周期約為5~7年,而在中國由于消費者購買力強,更新頻率高于平均水平,所以2009年起,我國二手車市場有了大幅提升,2013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520.33萬輛,相比十年前足足增長了4倍多,甚至此前曾有2014年我國二手車市場將迎爆發期的預測。但由于2014年多城市二手車限遷政策的實施,這一爆發期遲遲未能到來。
“我手頭有一輛2010年的國四二手車,原本打算賣了換新車,可身邊的朋友都勸我別賣了,價格太低,不如一直湊合開下去。”大連的一位車主告訴記者。限遷造成車輛嚴重貶值,間接導致了消費者財產損失。有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全國各地方因限遷給老百姓帶來的用車損失超過1.1萬億元。
放眼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地方政府以環保之名來限制車輛的正常流轉并把責任轉嫁到二手車商甚至消費者頭上。隨著中國車市換擋轉型,二手車這個掣肘必將影響到新車消費乃至后市場發展,而這顯然與中央促進新消費增加新供給的大方向背道而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認為,應該打破二手車地方壟斷、地區封鎖,讓在用車輛自由地流轉。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市場,從根本上撬動汽車市場的終極消費,進而促使新車消費保持穩定增長,這有利于整個汽車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