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要求地方整治:低速電動車轉正無望?

12月22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給山東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的《關于山東省德州市開展四輪低速電動車試點有關問題的答復》在網上流傳,該回復被視為對低速電動車產業合法性的全面否定。
此前,山東方面提交了《關于山東省德州市開展四輪低速電動車規范管理試點有關問題的請示》,希望對低速電動車有明確的管理條例出臺,實現合法化。
12月24日,一位低速電動車業內專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安部的回復表明了立場和態度,但這并不意味著政府要叫停低速電動車標準制定。”
低速電動車一直游離在“三不管地帶”,沒有相關的生產標準和安全性保證,國家一直沒有對其合法性出臺相關文件,但卻在很多四五線城市很盛行,銷量規模逐年增長。有人甚至認為,只要市場有需求,國家就應該放行。
但是,它代表了低質、低價和低安全性,并不符合“作為出行工具”的發展趨勢,是應該被淘汰的產業。而且,現實使用過程中,對交通秩序也有很大的危害。
公安部要求治理
低速電動車一直被看作是“老年代步車”和“山寨車”,并因自身質量問題和無證駕駛擾亂道路安全而備受批評,盡管有些地方政府在2011年就向中央政府請示低速電動車的試點,卻始終未能獲準。
今年以來,小型電動車政策似乎趨于明朗。各相關方進行討論、協調后,國家標準委于10月28日正式立項并下達了《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推薦性國家標準的制定計劃。
根據相關規定,公開的立項周期為24個月,預計2018年底低速電動車國家級技術標準將正式落地。
“隨著國家對低速電動車的規范出臺和對新能源補貼的取消,整個純電動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的形勢將發生質變,我們的目標是爭取明年進入發改委純電動車的準入。”御捷集團董事長張立平在12月17日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
雷丁汽車總經理舒欣也表示:“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利好,對我們來說,未來對這個產業投入的力度會越來越大,至少有一個相對合法的身份。”
但公安部對山東省公安廳的回復中稱,“生產、銷售低速電動車違反法律法規及國家機動車生產管理制度”,并要求德州市“立即向省公安廳匯報低速電動車違法生產銷售問題,提請省政府開展違法生產銷售低速電動車治理”。
《四輪低速電動乘用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的立項時間長達兩年。在此期間,所有的四輪低速電動車都沒有國家標準,生產出來的產品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安全性等等都無法保證。
轉正還有希望?
對于低速電動車企業在轉型升級上普遍存在的觀望心理,上述低速電動車行業專家表示:“國家提出標準制定中有‘三個一批’的工作思路,不少企業對這個問題不是很重視,只是認為放行了,但是對于真正理解文件的精神和執行新標準的準備是不足的,低速電動車企業不應該片面地強調‘市場需要低速電動車’,來爭取政府的支持,還應該研究一些成功企業的發展道路,這樣才比較客觀。”
國家對四輪低速電動車產業的“三個一批”工作思路,就是“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而大部分的低速電動車企業并沒有“站隊”,對自己屬于哪一批沒有清醒的認識。
此外,在外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車企也開始紛紛布局微型低價電動汽車搶占市場,例如北汽新能源明年上市的EC180,補貼后的價格約為5萬元,這將極大沖擊低速電動車企業的生存空間。
幾家低速電動車的成規模企業,為有可能出現的嚴苛法規做準備,開始想做乘用車,例如御捷在去年將80%的研發力量投入到了新能源乘用車中去,但乘用車有非常高的技術門檻,而且很難拿到生產資質。
御捷汽車總經理趙虎斌表示:“從2015年到現在,我們已經有一款廂式物流車、兩款乘用車在市場上推出,新出臺的法規據說是雙標準。我們把現有的標準往下做,要遠比從技術低往高拉容易得多。”
雷丁汽車計劃在2018年建立兩至三個新廠,以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雷丁總經理舒欣說:“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我們必要的條件得準備好,準備好了,市場發展空間就會比較大一些。”
低速電動車產業的相關政策和措施仍未落地,變數就依然存在。行業內則仍然抱有很高的期望,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學勤表示:“小型電動車是產業可持續、產品可提升、市場可接受的新興產業,只要有利于節能減排,有利于群眾出行,就一定會發展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