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支持純電驅動 限制混動、插電混動發展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或轉向推進純電動驅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相比之下,混合動力與插電式混動汽車在政策上或不再受到“青睞”。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風向變了。
據了解,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或再次支持純電動驅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相比之下,混合動力與插電式混動汽車在政策上或將不再受到“青睞”,這一消息的源頭源于2016年年底。
2016年12月23日,電動汽車百人會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相關人士在會上表示,未來國家將重新推動發展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相比發展插電混動、油電混動和燃料電池車,純電動汽車更適合我國現實國情。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民間推動發展機構,電動汽車百人會每年提前釋放的信號對來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有著借鑒意義。早在2015年電動汽車百人會對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提出的觀點是治理補貼亂象與電動汽車生產安全,這恰恰是2016年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兩大主題。
對此外界認為,此次電動汽車百人會發聲似乎已經指明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風向標:大力推廣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動與混合動力或不再受到政策照顧。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突破42.7萬輛和4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和60.4%。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累積銷量為20.88萬輛,同比增長145%,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為7.35萬輛,同比增長35%。純電動汽車增速遠高于插電式混動汽車。
對于主張發展純電驅動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回應稱,從技術角度而言,傳統汽車強國和全球知名企業在混合動力上的技術經驗比我國更具優勢,眾所周知,豐田的路線就是先做混合動力,再做插電混合和燃料電池。而我國則是從純電動開始發展。
從車企角度而言,混合動力技術難度大,而發展純電動驅動技術對于處在競爭劣勢的自主品牌來說更易實現。
從產業發展角度而言,我國率先發展純電驅動可以帶動電池產業發展,尤其是電池材料。目前我國電池產業規模已達到世界第一,總體水平位列國際前三。
汽車預言家在采訪多家自主新能源汽車企業時也了解到,我國在純電動汽車原材料領域儲備豐富,也是相關部門重新提出發展純電動汽車的一大要素。
采訪中相關人士表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重新支持純電驅動,是主管部門希望在政策驅動下,加快新能源市場合資、自主企業的深化發展,同時合理引導外資企業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布局。
資料顯示,由于插電式混動存在兩種能源結合,規避了純電動汽車使用障礙,同時政策也對其進行補貼,2016年,諸如大眾、奧迪、寶馬、通用和沃爾沃等多家跨國企業紛紛研發上市多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2016年,大眾汽車發布“2025戰略”,提出未來十年要推出30多款新能源車型;通用汽車公布的在華新能源戰略中也明確表示,到2020年將在中國市場推出10余款新能源產品,其中每年至少推出一款國產混合動力車,覆蓋從弱混到強混,非插電到插電式的全類型新能源產品。 以此看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風向標的轉變,外資企業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也將有所改變。不過在自主車企來看,新能源汽車風向標的扭轉,對于自主抓住純電驅動技術深化發展自身有著非凡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