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興奮后遺癥初顯 購置稅變動致到店率減
“去年12月購置稅還減半時,我們這里到店率和成交率都非常高,店里就像菜場一樣,但元旦過后,店里來看車的明顯少了,幾乎少了快三分之一。”四川某大眾4S店銷售向記者抱怨,區區2.5%的優惠,也能讓市場行情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從今年的1月1日起,消費者不再享受購置稅減半政策,而是在減半的基礎上繼續打對折,即消費者需繳納7.5%的購置稅,相當于與去年相比,一輛10萬元的車需要多花兩千多元。

購置稅退坡,幾乎是在對市場需求下滑的擔憂下采取的措施,那么購置稅退坡、車市消費提前透支是不是正如許多廠家擔心的那樣,1月份的車市將會發生嚴重挫傷呢?為此《汽車公社》記者對上海以及其他低線市場等地部分的4S店進行了一番打探。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實際上目前仍然有很多4S店為了吸引消費者,通過降價或現金卡等自掏腰包的方式,變相補貼給消費者2.5%的購置稅。而沒有補貼,或者補貼幅度不大的品牌,到店率和成交量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購置稅點燃的車市
2016年前11個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02.7萬輛和2494.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3%和14.1%,高于年初6%的增長預期??梢哉f,汽車購置稅是刺激2016年車市暴力增長的最大助燃劑。據統計,2016年1-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車銷售1562.8萬輛,比同期增長22.5%,占乘用車銷量比重為72.1%,比上年同期提高3.8個百分點。
其中,多家汽車公司1.6L排量及以下的汽車銷量增長顯著,助推全公司實現超兩成以上的同比增幅。拿自主品牌吉利、長城來說,他們也趕上了這一波飛速發展的市場行情。2016年吉利汽車全年累計銷量達76.59萬輛,同比增長50%,超額9%完成兩度調整后的70萬輛銷量目標。而長城汽車更是突破了百萬大關,達到了107萬輛的銷量成績,增幅達26%,創歷史最佳成績。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減半政策在2016年12月31日如期結束,然而少了這只興奮劑的汽車市場又還何去何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購置稅優惠的取消,將導致2017年新車成交量呈斷崖式滑落,進入一個修復的態勢。迫于車市增長而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退坡不愧為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于是直到去年12月份的中下旬,購置稅補貼減少2.5%的退坡政策才披露出來,直到2018年購置稅補貼政策將全部結束。不過在這之前已經有行業人士預測,其實無論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是延續與否,今年的車市已經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明年的購買力,也就是說,業界普遍預計2017年車市的增速特別是一季度的車市將有所回落。雖然我國的汽車保有量還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汽車已經逐步走進了家家戶戶,但從宏觀角度來看,車市的總體增長速度不可能一直處于高點,總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調整過程。
這就是各大汽車公司的擔憂,由于購置稅減半導致2016年提前消費,今年1-3月,購置稅減半消失,以及春節卡在了1月底到2月份上半旬,這將會對一季度的市場產生強烈的震蕩。更多程度上為了緩解一季度市場的銷量的考慮,奔馳、上汽、奇瑞在內的不少汽車廠家為了吸引消費者,官方明確宣布將繼續按購置稅減半的優惠對部分新車進行銷售。
在記者走訪的多家4S店中,大部分都以廠方補貼購置稅的形式變相降價,目的就是吸引消費者購買利潤最高或是需要急于售出的車型。而對于這樣的補貼,更多的廠家是延續到春節前或者2月底,一定程度上看出了廠家對前一兩個月車市的極度不自信。不過在4S店中,購置稅減半的大標語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現金優惠的宣傳條幅。
2.5%的影響力
面對國家政策的退步,汽車廠家選擇了自掏腰包來繼續刺激銷量,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效果也是顯著的。

在上海寶山區江楊南路上,林立著數十家4S店,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僅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和江淮汽車結束了購置稅補貼政策。“元旦過后,看車的人有所下降,估計跟購置稅退坡有很大關系。”現代4S店的銷售告訴記者說。
當記者以購車人士走進旁邊一家起亞4S店后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店中唯一一位來看車的消費者。其銷售人員三三兩兩坐在椅子上,互相聊天,并沒有詢問記者要看這么車型。當記者詢問2.5%的購置稅補貼后,銷售人員才回答:“廠方沒有補貼購置稅,現在都是7.5%了,車型優惠幅度和去年沒有什么變化,可能后期還要更貴,廠家給的補貼越來越少了。”
而當記者問起1月的銷售情況時,對方則面露難色,表示并不知情,但是從現場情況來看,除了展車以外,空蕩蕩的展廳冷冷清清,與十天前記者走訪的這家4S店反差巨大。而江淮汽車的4S店,門可羅雀,即便是周末,在記者在場的十幾分鐘里,幾乎沒有消費者前來看車。
不過在上述幾家4S店不遠的地方,比亞迪4S店的銷售心里可是樂開了花。由于廠家實行補貼購置稅,來看車的消費者依舊絡繹不絕,消費者對于有補貼的汽車品牌依舊有著強烈的購買欲,消費需求仍然沒有降低。
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位來看車的消費者:“怎么不早點來買車,非要等到購置稅優惠沒了再來看。”對方表示:“因為資金周轉的原因,沒趕上去年購置稅優惠的末班車。沒想到現在廠商這么給力,這優惠依然相當于購置稅減半了,現在資金到位了就果斷下手。”另一位購車人士則表示:“雖然補貼購置稅的錢不算是很多,但至少廠家的做法值得肯定,優惠才是王道。”

上海等一線城市尚且如此,對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對幾千元購置稅優惠或許更加敏感。據四川一地級市的大眾4S店銷售透露,在去年12月31日之前,每天到店看車的人數基本上就像菜場一樣,然而元旦過后,基本上直接減至少近三分之一,成交量更是下降不少。“好多準備在春節前買車的消費者都在元旦之前把車提了,這樣一來這個月的銷量指標估計會緊張。”上述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實際上,理論上購置稅的退坡,對市場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可防止出現“斷崖式”下降。然而面對政策因素提前透支的消費能力,很難再通過政策掀起巨大浪花,哪怕是廠家自討腰包,從市場的實際反映情況來看,車市消費能力都有所下降。
當市場進入理性的發展階段時,政策的作用將越來越小,而產品以及市場因素將越來越大?;蛟S正如不少行業人士認為的那樣,興奮劑的副作用比較大,使用過后對行業產生的后遺癥,又該拿什么來填補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