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先布局者優勢明顯
日前,針對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的高稅率“雙反”裁決,國內幾家輪胎上市公司都進行了正面回應。
玲瓏輪胎、三角輪胎、風神輪胎、賽輪金宇發公告稱,其將被征收的反傾銷稅率分別為22.57%、9%、22.57%、9%,反補貼稅率均為52.04%。
但幾家企業都表示,美國這次“雙反”對自己公司整體經營影響較小。
在高額關稅下,他們為何還會有這樣的底氣?

分析國內部分輪胎企業近年來的發展路徑,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
這些企業的發展布局,不外乎幾個方面:海外建工廠;提升產品檔次;走國際化之路。
玲瓏輪胎:切換市場訂單
近兩年來,玲瓏輪胎加快了海外拓展的步伐。
目前,其泰國工廠已具備1000 萬條半鋼胎和120 萬條全鋼胎產能,基本上能滿足該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實際訂單需求。
該公司稱,已提前完成美國市場的訂單切換,而且2017年,預計對美國市場的發貨將創歷史新高。
2016 年前11個月,該公司輪胎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5.84%和17.81%,實現較快增長。
三角輪胎:追求高性能產品
多年來一向內斂的三角輪胎,在2016年上市前后加大了品牌宣傳力度。
尤其是,其高調發布新投產的兩大“智慧工廠”項目:南海新區400萬條高性能乘用車胎項目;臨港區200萬條高性能商用車胎項目。
數據顯示,2016年1-9月份,三角輪胎及全資子公司向美國出口的產品,涉及“雙反”的卡客車輪胎銷售收入,僅占其營業收入的1.11%。
這意味著,該公司不會受到美國此次“雙反”的困擾。

青島雙星:參與國際收購
春節前,青島雙星因參與韓國錦湖輪胎的收購,一時大出風頭。
該公司通過參與設立青島星微股權投資基金旗下控股子公司星微國際,成為韓國錦湖輪胎債權人出售股份的優先協商對象。
如果收購錦湖輪胎成真,雙星將有機會全面整合國內外市場布局,實現快速擴張。
該公司2016 年業績預告顯示,其凈利潤增長50%-80%,也是市場大贏家。
賽輪金宇:開拓海外市場
輪胎世界網獲悉,賽輪金宇正加緊開拓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以應對輪胎“雙反”。
其越南工廠投產后,第一條全鋼子午胎已下線,預計2017年實現量產。
根據業績預告,2016 年,該公司凈利潤增長85%-105%,可謂是盆滿缽溢。
中國輪胎企業未來之路
2008年,中國輪胎首次遭遇美國“特保案”,被征收高額關稅。這被業界看作是開了個壞先例。

自此之后,貿易保護和救濟措施,就成了美國對付中國輪胎的“殺手锏”。
據分析,從另一方面看,此次產業重創,也推動中國輪胎企業更快地成長和走向成熟。
一些企業采取向海外轉移生產基地的方式,規避貿易政策帶來的市場風險。
他們大多看好東南亞地區。這里是天然橡膠主產區,在曲線規避美國“雙反”的同時,還能夠縮短原材料的供應半徑,降低運輸費用。
同時,一些有實力的輪胎企業不愿再在低端市場“血拼”,而是通過提升技術和研發能力、斥巨資建造智能化工廠及生產線等方式,一步步邁進高附加值和高性能輪胎領域。
或許,這才是中國輪胎產業未來應該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