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發展進入黃金時代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共享出行行業大數據觀察》指出,實時打車、共享單車和分時租車這三種主流的共享出行模式,正逐漸改變消費者的生活出行習慣。報告預計,到2018年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年市場容量有望由660億元增長至3800億元。
目前中國市場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共享汽車平臺,他們正在推動分時租車的發展。而共享汽車的興起,也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助推器。
據了解,北汽、上汽、廣汽等車企都已經開始涉獵或計劃入局新能源共享汽車領域。分析分為,巨頭的入局有望帶動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投入,在共享汽車巨大需求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數量未來將進一步增加。據一家研究機構預測,到2020年,國內共享汽車的運營車輛累計將達到200萬輛,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車市場。
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模式,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手段,政策環境的利好也為汽車分時共享普及帶來了極好的前景。
例如,上海2016年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指導意見》就指出,加快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點布局建設。目標是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覆蓋廣泛、互聯互通的充電設施網絡,中心城充電服務半徑小于1公里,全市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網點超過6000個,純電動車超過20000輛,充電樁超過30000個。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數據分析師李安然認為,政府對共享出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車的鼓勵態度,消費升級后居民更加多樣的出行需求,以及以新能源汽車技術為代表的科技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共享出行模式的動態、持續的發展。
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看,6月份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目前征求意見工作已經結束。據介紹,關于共享汽車的反饋意見,大部分認為加強租賃車輛管理、落實承租人身份查驗制度、提升企業線上線下服務能力以及完善停車、站點設施等政策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李安然表示,共享出行正在為用戶提供便利、環保和優化的出行選擇,預計到2030年,共享出行對于GDP的凈增將達到約6000億元,共享出行行業累計新增就業將達到1700萬。“共享出行正走向黃金時代,在未來很有可能會變成生活中的司空見慣的出行方式,讓整個城市的交通體系變的更加無縫便利和快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