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互砸“地方壁壘”
新能源車市場今年格外熱鬧。

一方面,碳積分的硬性規定促使一眾之前對新能源仍持觀望態度的車企不得不提前上馬,市場上新能源車的面孔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日漸強大的新能源車“老將”們越來越不“安分”,攻城略地的意念愈來愈明顯,大有群雄“混戰”之意。
這不,日前,上汽新能源就在北京“搞事情”。
8月2日,上汽乘用車在旗下熱銷車型榮威RX5基礎上打造的純電動車ERX5在北京向首批用戶交車。據上汽方面稱,第一批用戶已經超過千人,并且北京市場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據悉,榮威ERX5是上汽聯合阿里巴巴進行開發的產品,其定位是“全球首款純電動互聯網SUV”,其特點是擁有400公里最長續航以及獨特的互聯網系統,補貼后19.88-22.38萬元。
據上汽乘用車人士介紹,榮威ERX5自進入北京開售以來,銷量呈幾何倍數攀升,“在北京4天訂單就超3000輛。”
在比亞迪總部深圳坪山上市,而今又在帝都——北汽新能源總部“千人交車”,上汽新能源“攪局”的決心不言自明。
不過,在新能源車市場呈攪局之姿的,上汽新能源并非個例。
事實上,大約半個月前,“攪局者”上汽新能源自己的大本營,就曾被一位“不速之客”——廣汽新能源“包抄”。
7月21日晚,廣汽傳祺新能源首款“純電智聯SUV”GE3在上海正式上市。
據悉,GE3新車售價區間22.28萬元—24.58萬元,扣除國家及地方雙重補貼后售價15.02萬元—17.32萬元。此外,GE3還享受電池組8年/15萬公里質保,全免購置稅,上牌無憂,購車贈送充電樁,再享3.5萬超低首付金融方案等多重購車禮遇。

一個多月前,單刀直入,“殺入”比亞迪深圳坪山基地華麗上市;一個多月后,在自己的大本營,被廣汽以同樣的招數“攻擊”。其中滋味,恐怕只有上汽新能源自己才能體會。
有意思的是,就在上汽新能源在帝都大搶北汽新能源風頭時,北汽新能源也沒閑著。
最新消息,北汽新能源旗下EC200已正式在上海市場啟動預售,這款車延續了北汽新能源EC系列“國民電動車”的優點,性價比高,操控性好,還新增了快充功能。
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EV300也計劃在下半年上市。據悉,新車將延續EV系列高續航、大空間、互聯化等特點,鞏固并加強EV系列在相應細分市場的領先優勢。
雖然新車擬上市地點及后期進地方目錄的相關事宜還未能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北汽新能源首款人工智能電動汽車將在今年11月廣州車展期間正式亮相。
至于比亞迪,在弟兄們你來我往的“攪局”中,表現似乎很是淡定。

數據顯示,上半年,3.46萬輛的銷量,讓比亞迪以4000多輛的優勢,反超北汽新能源,坐上新能源銷冠寶座。
這大抵是新能源“老大哥”目前得以淡定的緣由。
但,市場瞬息萬變,新能源車企你爭我奪的“廝殺”愈加激烈。特別是碳積分政策下,殺入新能源市場的合資車企也將越來越多。
下半年,誰與爭鋒,答案,只有市場才能知曉。
車瞳點評:
按理說,新車上市,天南海北,地域已早非新聞。但,對于有著地方保護的新能源車企而言,似乎并不如是。
約摸五年前,當時還是新鮮物件的新能源車殺入市場,基本全憑“免牌”優惠。五年之后的今天,雖然新能源車早已耳熟能詳,續航里程、充電樁等影響當年購買、使用的因素也都日漸完善。但若想消費者個人掏腰包,基本也還得因著“免牌”政策。
因此,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傳統燃油車限牌的北上廣深等城市是兵家必爭之地。奈何一紙“地方目錄”隱藏的地方壁壘,讓外地車企擠破了頭,甚至使得部分外地車企只能望而卻步。
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曾說,如果新能源汽車在只享受中央財政補貼的前提下能賣好,那才是真本事,靠地方的加倍補貼來賣好車不是長久之計,也不利于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而今,我們欣然見到,以上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正以“攪局者”之姿不停“搞事情”。新能源地方壁壘似乎也隨之局部“破冰“,這無疑是新能源車市的一大進步。
不過,這場由新能源車企發起的地域破局“戰爭”,能否借由異地上市、大規模交車等儀式進階到最后完美“破壁”——完全破除地方堡壘?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