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大國工匠
喬永鋒:汽配經銷商生存環境惡化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15-07-27

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穩居全球第一位,與之相關聯的汽配經銷商卻高興不起來,普遍的聲音是: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利潤越來越薄、生意越來越難做、價格越來越透明、搏殺越來越慘烈。經營成本一直在加大,行業惡性競爭,電商沖擊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汽配經銷商出現大批逃離潮。根據中國汽車配件用品市場協會對全國480余家汽配專業市場及近30萬家汽配經銷商進行調查,發現汽配經銷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生存環境惡劣。汽配經銷商靠什么生存?如何安生立命?有誰為他們考慮過未來?他們將何去何從?
廠家與經銷商早期關系很簡單
汽配經銷商對廠家的主要工作就是選貨與打款,負責具體的區域銷售工作;汽配廠家對經銷商的主要工作就是推銷與發貨,負責生產和推廣品牌。汽配經銷商不會找廠家要什么增值服務,汽配廠家也不會要求經銷商必須配合廠家如何如何,錢貨兩清,基本上屬于一種比較簡單的貿易關系。后來,越來越多的汽配廠家認為,市場的管理權必須要集中在廠家自己手里,汽配經銷商只是一個銷售工具,盡管借用汽配經銷商的資源,無論是不是階段性使用,只要汽配經銷商不再適合廠家的發展,就換一個!如何更多地賺汽配經銷商的錢,更強硬地管理經銷商,廠家在這方面的“創新”可謂與日俱增、變本加厲。
廠家與經銷商展開市場爭奪戰
市場究竟是誰的?汽配廠家抱怨經銷商意識落后,鼠目寸光,唯利是圖,沒有全局觀和戰略思維,對待廠家貪得無厭,對待市場小氣巴巴;汽配經銷商則抱怨廠家不管實際情況,只知道拼命壓貨打款,還總是試圖架空自己,甚至直接開出新經銷商。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廠家想當行業老大,經銷商想當地頭蛇。風口浪尖之上,矛盾變得無法調和,雙方便在矛盾、猜疑和抱怨中勉強維持合作關系,步履艱難地向前走,白白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雙方的利潤取向不一樣:廠家賺的是戰略型的利潤,強調發展,而經銷商賺的是戰術型的利潤,喜歡短平快。
汽配經銷商渠道建設尤為重要
越來越多的汽配經銷商開始意識到:單靠幾個暢銷產品,跟隨幾個大廠家,不能實現持續性經營;畢竟,自己無法掌握主導權。有些經銷商則開始思考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經銷商安身立命的根本究竟是什么?一是從汽配經銷商從批發商到零售商的轉型。二是加速自己的渠道建設。三是實現雙品牌運營,就是將汽配廠家品牌與經銷商品牌整合在一起,利用汽配廠家的品牌優勢,帶出自己的公司品牌;逐漸建立以自己的公司品牌為主、廠家品牌為輔的局面。
經銷商要搭建自己的體系
成本是汽配經銷商的命脈,搭建良好的運營體系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包括廠家、產品、市場、團隊、分銷渠道與物流體系等等。汽配經銷商必須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平臺來實現,借助成熟電商平臺實現產品的全國銷售,滿足客戶維修廠快、準、全、價格優質的需求,打造自己獨特的汽車售后服務獨立品牌。將所有汽配廠家的品牌和產品最終將變成一種可被替換的工具型資源,單個廠家已經無法動搖整體運行體系。即便部分汽配廠家中斷合作,汽配經銷商也能迅速啟動后備替補,用體系搭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方向錯了,怎么做都沒有用;方向對了,路再遠都不怕!望汽配經銷商在惡劣環境中立足陣腳,在陣痛中找到方向,在互聯網思維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