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大國工匠
進入汽配市場的最好時機來了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15-03-23

中汽聯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喬永鋒
據悉,目前汽車零部件后市場規模巨大,汽車零部件后市場面臨怎樣的挑戰與發展前景?近日,記者采訪了中汽聯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喬永鋒。
■進汽配市場:莫等
《中國汽車報》:我國汽配市場利潤巨大,但仍有一批企業瞄準境外市場,不愿涉足國內汽配市場。您認為,何時是進軍國內汽配市場最好的時機?
喬永峰:國內市場規模很大,但有些很不規范,一些經銷商和修理商為追求高利潤,導致假冒偽劣大行其道,所以一大批企業一直在做外銷,不愿涉足國內汽配市場。但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民幣匯率節節攀升、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產品附加值低的企業會越來越缺乏競爭力,很多外貿企業正在經歷市場和利潤雙雙下滑的困境。
截止到2013年底,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7億輛。2013年,我國汽車維修業的產值達到4500億元。龐大的汽車后市場已成為最具魅力的朝陽產業和黃金市場。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已初現集群規模效應,整合重組步伐加快,國際競爭力迅速提升,趨向高技術含量產品。現在,應該抓住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機會,進軍國內汽配市場,這是最好、最明智的選擇。
■整車維修信息公開:快推
《中國汽車報》:建立整車維修信息公開體系,放開汽配渠道流通,是否會對汽配行業產生影響?
喬永峰:建立整車維修技術公開體系,放開汽配渠道流通,將對汽配行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汽配行業將得到根本性規范和健康持續性發展。我國汽配流通行業發展到現在,傳統坐商在該市場中的每一塊利潤都已被挖掘殆盡,不規范經營的優勢也正逐漸失去。雖然傳統坐商向終端行商的轉型是痛苦的,代價是巨大的,并且充滿了風險,但不走終端只有等死,這已成為國內汽配行業的共識。國家商務部頒發的《關于促進汽車流通業“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意見》對“十二五”期間汽車流通規模、網絡、環境以及組織化程度、現代化水平等進行了科學預測,轉型和升級迫在眉睫。
未來的競爭必須是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連鎖就是這三化的最佳體現模式。我國建立整車維修技術公開體系后,國內汽配市場將會參照家電與家居業連鎖經營的模式,整合市場渠道資源,構建與整車廠的聯系,建立起像“國美”、“蘇寧”那樣的品牌連鎖經營模式,汽配流通市場才會進一步提升和規范。
■后市場變革:風起
《中國汽車報》:傳統汽配行業雖然表現出小、亂的特點,但很多人注意到,一種整合的力量正在興起,能否談談汽配流通渠道的發展趨勢?
喬永峰:可以說,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中國售后服務新一輪的淘金熱即將到來。模式創新將成為未來十年渠道變革的核心內容。
一、渠道下沉成為趨勢。隨著整車廠渠道下沉,布局三四線城市并且深入到農村,成為時下許多汽車配件廠商的選擇。當前汽配批發商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很多企業開始注重終端,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設立終端網點直接拓展終端消費者,以此來提升公司的利潤率,汽配流通品牌企業在四五線城市設店已成為主要發展趨勢,連鎖經營備受關注。
二、跨界競爭愈發激烈。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創新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速度,從一個領域進入另一個領域。更便利、更關聯、更全面的商業系統,正在逐一形成。我聽到最震撼的一句話是,移動說,搞了這么多年,今年才發現,原來騰訊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傳統的汽車業、運輸業、維修業、汽車服務業等,正在面臨商務模式的轉變。
三、汽配云商成為趨勢。電商對“店商”的沖擊已經成為事實,雖然汽車零配件與其他商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通過網絡和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汽車零部件銷售,是汽配行業謀求今后發展的一條出路。這一創新經營模式在汽配行業的應用,不僅需要實體店、電子商務平臺以及零售服務商的融合,更需要將快速修理與汽車養護相結合,比如北京陽光美程汽配連鎖的美程之星項目就是汽配云商的杰出代表。陽光美程這種線上線下互補的經營模式并不是個例,在京東、淘寶、蘇寧、1號店等熱門網站開店和發布商品信息日益得到實體商家的重視,雖然當前網絡銷售額尚比不上實體店銷售額,更多地被經營者當做補充和推廣的輔助營銷渠道。數據重構商業,流量改寫未來,舊思想漸漸消失,逐漸變成數據代碼。我認為,電商來了,汽配業要接納它,同時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和產品流通形態,融合發展是迎接電商最好的辦法,汽配云商是未來汽配流通渠道變革的重要方向。
人物鏈接:喬永鋒
喬永鋒同志中共黨員,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為吉林省優秀畢業生。自1996年進入傳媒行業近20年來,在中央及地方媒體上發表文章1500余篇,共發表文字累計達800余萬字。曾擔任《汽車信息》雜志社社長、總編輯;長春汽車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團委書記、信息經理;中華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專職副秘書長,全國汽車配件市場聯合會專職副秘書長、《中華汽摩配》雜志總編、《中國汽配報》總編、《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行業年度報告》主編等領導職務。
自2008年至今,現擔任中汽聯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汽車后市場總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汽車潤滑油商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汽車零部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顧問、國機集團中國汽車工業配件銷售公司部長、中國汽車配件用品行業總評榜組織委員會常務主席、《中國汽配市場》雜志總編、《中國汽配用品商報》總編等職務。
從事汽配用品行業多年來,曾多次出席行業高層論壇(峰會)并發表主題演講,以其睿智的眼光、獨到的視角、犀利的文字、深刻的分析,積極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搖旗吶喊,為促進中國汽配流通市場的進一步規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