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大國工匠
簡述職業經理人的定位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10-01-21

中國汽配市場咨詢委員會秘書長 姚 峻
節日期間,業內頂尖職業經理人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慨最多最深的卻是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之間的恩恩怨怨。為什么業績驕人的職業經理人會不辭而別或被解聘?為什么當初的“情投意合、相見恨晚”最后會演變成撕毀合同,分道揚鑣……
職業經理人按中國文字解釋是一群以經理為職業生涯的人群。但在現實中卻有很多誤區。因為在中國企業里,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里,對職業經理人的認識不同。“經理”是公司中的一個職位,當某人被任命為經理他就是經理人。企業家對“經理”的要求首先是忠誠,其次是水平。兩者關系是雇傭與被雇傭。然而,職業經理人卻是職業化的人群,他們的定位是專業從事企業的經營管理,簡稱“職業經理人”。此“經理人”與上述職位的經理人有本質上的不同。因為職業化,所以他們必須具備職業經理人的優點:文化學歷高、社會交際廣,人脈關系多,尤其在行業內有突特的領導藝術和看家本領。他們具有敏捷的思維、超前衛的理念、科學的管理方式、團隊的親和力以及飽滿的工作激情。加盟企業,對企業來說因他(她)而注入活力、動力和新的生產力。他們給企業帶來管理上的完善,經營上的突破。明顯地表現在企業的營銷業績的快速增長和客戶網絡的迅速擴大。
筆者從事汽配行業流通市場的研究有十多年,盡管被業界尊稱為老師,但自感慚愧。我很累,特別是心累。老板企望你不是“老師”而是“魔術師”,能馬上“點石成金”。他們希望在最短的時間看到你驚人的成績,看到巨大的收益,看到理想化的結果。
職業經理人要名副其實。中華全國工商聯汽摩配用品業商會下屬有個職業經理人委員會,據說注冊的職業經理人達數千人,從內心不敢恭維他們是否稱職,但其中大部分人對“職業經理人”的定義解釋不清。他們只是一批目前被老板聘任了一個“經理”頭銜,月工資不足5000元的招商或部門經理。
職業經理人首先應掌握現代企業的管理方式、營銷模式和操作流程,其次是經理的職業化運作。既然是職業就應該具有職業道德,具有職業文化,具有奉獻于行業的職業犧牲精神,讓業界和社會認可。職業經理人不是一位業務員或高級業務員,更不是一個被任命“經理”的傳統管理者。希望行業機構加大對經理人群的培訓,使其名副其實合格達標,走上真正職業化之路,而非冠上一頂“職業經理人”之虛名。
職業經理人在應聘上任前,一定要首選能誠信、守信的組織環境,并在聘用合同中對所擔任的“經理崗位職務”非常明確,有清晰的崗位敘述。對職務授權、崗位職責、目標任務、勞動酬金、獎罰標準、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均有明確地說明。職責、權力與利益分配在平等的基礎上一目了然。如果沒有這樣的組織環境與嚴謹的合約保障,勸你寧可選擇放棄。因為合作不可能長久,最終的結局不是你被“炒魷魚”就是不歡而散!
當經理難,當職業經理人更難。職業經理人帶給企業的是其奉獻自己百分百的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包括他的社會人脈,營銷網絡和超國家規定工作時間的全身心投入。因為,他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證實其價值所在 ,證明他會給企業帶來福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畢然有距離。每個企業都有頑固的企業文化與企業習性,當你要打破或改革它們時,必然會遇到阻力。企業家周圍還有大批謀士,更有老板的心腹,事事處處都在監控著你。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特別在中國特色的家屬制民營企業里,你縱有三頭六臂亦難敵三姑六婆?“反復多講就是真理,無數人證實就是事實”,莫須有的種種猜測會讓你寸步難行。你的宏偉計劃、遠大理想要么改良,要么放棄,否則唯有辭職或死路一條!業內一批知名職業經理人幾度調動工作,每人都有一本半公開或不能公開的職業經理人的辛酸史!
深化改革的中國在發展,“新階層”兩字才剛剛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職業經理人”還沒有列入國家權威部門認可的范疇,充其量只能算一名自由職業者。
路漫漫遠兮,道難難艱兮。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自我尊重,學會自我超越,乃職業經理人之護身符!
本文轉自姚秘書長博客:http://839179836.qzone.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