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大國工匠
未來車
文章來源: 添加人: 更新時間:2009-07-17
未來的汽車什么樣?誰也沒見過。不過,未來汽車的雛形在上海車展上似乎有所明朗。新能源汽車是當前的熱門話題。
就目前的技術來說,最受推崇的新能源汽車有兩種能源四種模式。一種是電動汽車,就是用太陽能電池直接供電,或者使用網電充電兩種模式。這兩種汽車已經在車展上多次露面。中國政府發布的政策支持目錄中,把電動汽車及部件作為國家當前重點鼓勵的汽車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項目的第一條款。世界電動車會議已經開到了第25屆,日產汽車已經和中國工信部簽署了一些電動車方面的合作意向,通用汽車也計劃在2011年把電動汽車引進中國。雖然目前電動汽車尚未批量生產,但其樣車已不鮮見。
另一種是氫氣汽車,就是使用氫氣內燃機,或者是氫氣電池為動力兩種模式。據報道,利用太陽能直接分解水而獲取氫氣的技術取代電解水制氫技術已經接近實用水平。氫氣內燃機汽車已經駛上德國大街,氫氣電池汽車也于2008年在日本露面。但是,美國政府并不看好氫氣電池汽車,奧巴馬入主白宮就放棄了對氫氣電池汽車的研發支持。
現在的問題是,面對未來車的崛起,我們該做些什么?
2000多年前,一代圣人孔子就駕馭馬車周游列國。這么聰明的一個孔老夫子,就沒想到搞個專利法、火藥不擴散條約之類的東西,把圓形的車輪,還有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之類的發明專利化或者條約化。否則,當今世界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上游的唯中國獨有,外國人連騎自行車的資格都沒有。這又是一個何等的中華強國,只是毀于我們祖先的一時疏忽。
100年前,歐洲發明了內燃機,繼而發明了汽車。外國人就是鬼點子多,一有點小聰明,就搞專利,搞技術壟斷。中國進入汽車生產領域50年,就吃盡了國外技術壁壘的苦頭。半個世紀的時間差,讓內燃機汽車的標準、關鍵技術和技術專利基本上被歐美國家所壟斷。
再看當前的核能之爭。擁有核武器的西方國家,就千方百計以種種手段阻止其他國家進入這個領域。自己上去了,就是要把人家蹬下去。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實力之爭,技術之爭,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死之爭。
面對本世紀剛剛崛起的新能源汽車,我們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起跑線不是拉得很遠。我們是不是應當考慮盡早發力去搶占這個新領域的制高點?我們是不是應當把新能源汽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還要等到人家上去了再回過頭來踹我們一腳?
一代偉人毛澤東有段名句曾為億萬人民所熟悉,今天讀來或許會有新的感悟: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浙江省玉環縣汽摩配行業協會秘書長 胡士亮
男 195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玉環縣城關鎮 中共黨員 大專畢業 政工師職稱 文革期間知青支邊到大興安嶺塔河,在林業部機械化筑路工程局三處當過力工、電焊工、團委干事、黨委秘書;
知青返城后,調入上海市水產局,在汽車隊當過裝卸工、秘書、辦公室副主任;后調任供銷公司紀委干事、黨委秘書。體制改革后,任上海水產(集團)供銷發展公司北京分公司副經理、上海水產(集團)配貨中心辦公室副主任?,F任浙江省玉環縣汽摩配行業協會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