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進入汽配城領域是好事
在汽車保有量飛速增長的帶動下,廣州的汽配專業市場正被無數商家看好。素有汽配城“缺口”之稱的天河區,也將建大型汽配城。中國汽車汽配用品行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馬超透露,開發商進軍汽配專業市場,在廣州雖不多見,但多數開發商都已經看到汽配專業市場的發展前景,更有多個開始垂涎汽配專業市場的投資建設工作。業內人士認為,在去年全市汽車保有量逾130萬輛、平均每10人就有一部車,今年新上牌總數預計超過20萬輛的現狀下,廣州的汽配專業市場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現象:汽配城在廣州遍地開花
金融危機浪潮中世界汽車產業重組,使得中國汽車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馬超表示,汽配城在全國開花,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汽車保有量的上升,汽車后市場日益壯大,導致了汽配集散地的需求。此外,這與房地產商的介入不無關系,房地產開發商揮師進入汽配城開發,使得汽配城的發展速度一下子加快了許多。
探因:豐厚利潤吸引商家蜂擁而至
據官方數據顯示,至2009年11月底,廣州全市汽車保有量達到133萬輛,2010年汽車新上牌總數預計超過20萬輛。高峰時段,天河中心區幾乎所有主干道車速都低于20公里/小時,主干道車速僅15.9公里/小時。 另據報道,2009年廣州市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工業總產值2200多億元,產銷汽車116.39萬輛和116.33萬輛,實現歷史性突破。業內人士認為,這代表著廣州汽車維修業還將迎來更加繁榮的發展時期,汽車市場銷售的火爆更帶動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
據專家介紹,汽車制造業每投入1元錢,將會帶動售后消費8元,一輛中高檔汽車每年用在裝飾美容上的費用可達5000~6000元。廣闊的市場,豐厚的利潤吸引眾多商家進入這個行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州全市汽配城、4S店、汽車美容店不低于300家。
據悉,中國現在的汽車后市場大體上可分為七大行業:汽車金融行業、汽車養護行業、汽車維修及配件行業、汽車文化及汽車運動行業、二手車及汽車租賃行業等。汽配專業市場專家張勇功表示,相對而言,汽配領域資金回籠速度快,賺“快錢”比較容易,這是眾商家涌向汽配領域的重要因素。
被朋友尊稱為“投資大師”的丁先生,近日告訴記者,汽配領域是未來投資的方向,“我下一個目標就是在汽配專業市場購買幾個商鋪。”他分析,“廣州的汽配產業是朝陽產業,即使在經濟危機中,廣州的汽車保有量仍保持正增長,必然帶動汽車后市場的發展,尤其是汽車配件、美容等方面。”
探果:汽配市場遍地開花或難結果
采訪過程中,有業內專家表示,汽車保有量猛增、汽配城遍地開花,很容易導致汽配市場“亂開花”而陷入“難結果”的境地。馬超認為,開發商涌向汽配城投資開發不是壞事,汽配城遍地開花更不是壞事,但都要有一個度,如果“遍地開花”轉變為“亂開花”,將會對汽配專業市場的發展有百害而無利。“不久前,我到一個地級市考察,該市區竟然要建一個五千畝左右的汽配城。這與市場需求是不吻合的,該汽配城最后可能會因為市區消費不足而夭折。”
記者調查發現,廣州目前開業運營的汽配城可謂“冰火兩重天”。位于永福路有些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大型汽配城人潮涌涌、生意興隆,但個別汽配城卻門前冷落,甚至連招商都不太盡如人意。業內專家指出,在廣州汽車后市場繁榮的背后,還掩蓋著很多深層次的矛盾,比如同質低端的惡性競爭,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缺乏,產業形象受損,品牌難以形成,區域競爭力削弱等。
廣州運通四方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蘇敬憔同時指出,從近幾年廣州汽配專業市場來看,政府相關扶持的政策比較少,有關規范管理細則更是少之又少,中國的汽配市場呈現大量分銷、各自為政的局面,更沒有統一品牌,猶如一盤“散沙”,往往造成市場“規范缺失、假貨猖獗”。
前瞻:運營模式亟需升級換代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汽配城大批發等傳統的經營模式,已逐漸不符合汽配專業市場的再發展。這些傳統的運營模式,經營選址過于講究“地頭”,在倉儲和物流方面的缺陷卻顯而易見,這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并不適應。功能過于單一已經成為制約汽配用品市場發展的硬傷,只有“升級換代”,才能更好適應市場需求。
據了解,80年代末期,廣州汽車零部件和維修行業借助政策和地緣優勢,規模化開始顯現;到90年代初期,廣園東路、永福路、三元里等地的汽車零部件和維修行業已經輻射全國。這是廣州汽車后市場的顛峰期,曾一度占領全國95%左右的市場份額,廣州成為我國汽車后市場最大集散地之一。
進入21世紀,廣州汽車零部件和維修行業的競爭逐步走向白熱化階段,毛利率開始降低。有關數據顯示,當時廣州的汽車后市場份額已經下滑至全國的45%左右。馬超認為,廣州的汽車保有量仍在飛速增長,汽配后市場仍然是朝陽產業。“廣州乃至中國汽車后市場的發展,最少還有15年的好行情,這15年中,汽配后市場將在整合中發展,在發展中整合。”
廣州的汽配用品專業市場約三十家,對促進珠三角乃至全國的汽配用品流通都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歷史原因,一些汽配用品專業市場在規模、配套、服務等方面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隨著城市化建設的需要和電子商務的應用,國際化、品牌化、展貿式的汽配用品專業市場作為一種新的形式已成為發展必然。張勇功則強調,從汽配領域來看,汽配電子商務將是未來發展趨勢,在不久的將來,電子商務和汽配連鎖將會取代汽配城。
專家觀點
中國汽車汽配用品行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馬超:開發商進入汽配領域是好事
目前廣州并不缺少汽配城,缺少的是規模化、規范化的汽配城。如果開發商介入汽配領域,能夠借助資金及品牌優勢,在規模及規范化方面有所突破,將會大大有利廣州汽配專業市場的良性發展。開發商可在黃金地段奪得“寶地”,借助品牌效應順利招商,比一般的投資公司有優勢;還可從建筑規模和質量方面提升檔次。
但是開發商進入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一是不要盲目求大,要切合實際;第二是要多采納汽配領域專家的意見,建出真正適合汽配經營者實際需要的汽配城。開發商還要打破建房好看的理念,汽配城最主要不是好看,而是要實用。同時,開發商在運營管理方面要有所創新,如借助電子商務平臺,擴大市場范圍。汽配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什么時候真正做到BTOC那種,誰就能在汽配市場獨占鰲頭,不過這個過程會相當長。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汽車用品類的業務會先成功,因為汽車用品遠遠沒有汽配那么復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