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可助中國汽車業由大到強
為紀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11月20日,由中國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委員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經濟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CCTV《車風尚》欄目共同主辦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中國汽車高峰論壇”在廣州隆重舉辦。百位來自中國汽車業的專家、學者以及汽車企業領軍人物將齊聚羊城,共同探討中國汽車業的新走向及未來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下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經濟技術研究所所長陳劍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嘉賓,尊敬的我國汽車界的領導和同仁們,尊敬的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本次論壇的主辦單位對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汽車發展的這十年,攏而統之,由于加入了WTO,由于我們采取了大國開放的競爭戰略,我國汽車業經歷了歷史上發展最快,也是最好的十年,如果細分析,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描述。
一是汽車的生產和銷售方面,我們收獲很大,我們的汽車產銷量由2001年的207萬輛增長到2010年的1820萬輛,增長了8倍,年均增長24.3%,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飽有量將達到2億輛。
在技術和產業方面,我們的收獲也是很大的,由于采取了“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我國在汽車技術方面取得了眾多的成果,我國涌現一批汽車知名企業,國產汽車的技術和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產業方面,我國汽車的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占GDP的0.97%,增長到2010年的1.58%,增長這0.6個百分點的背后,是我國汽車生產總值由2001年的800億增加到2010年的5000多億,我國汽車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創新和品牌方面,我們的收獲不那么多,在有些重大技術方面我們取得的突破還不那么多,汽車產業整體創新能力,與整個汽車產業總體發展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還遠遠的落后,我們的汽車品牌雖然國產乘務車和轎車在市場占的比例分別占46%和31%,但是國產品牌的價值目前還跟國際知名品牌有較大的差距。
可以說,過去的10年是我國汽車由小到大的10年,未來10年勢必將成為中國汽車業由大到強的10年,中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的抓手在哪兒,著力點在哪兒,我想是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過去十年,雖然我國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器件,系統集成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我們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整車和核心零部件上沒有得到真正的突破,國產汽車的成本還沒有達到市場化和產業化的水平。傳統汽車節能方面,我們掌握了主要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優化設計的主要技術,取得了一定成果,具備了產業化能力,占據了一定市場規模。但是從國產汽車單位耗油水平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所以汽車節能的核心技術還沒有掌握。我始終認為,中國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上將有巨大的空間,將有巨大的潛力,因為這個市場是由于能源和環境制約而產生的巨大市場,是我國在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只有為數極少數目前還沒有被國外的技術和標準所壟斷的一個領域。是我國可以利用金融危機下相對有利的,這十年巨大的積淀,取得突破,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個領域。
我們可不可以再用十年的時間,突破整車和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讓我們的標準,讓我們的技術標準成為市場上的標準,事實上的標準,乃至國際的標準。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較為完整的節能新能源產業的技術體系,占據節能和新能源產業的高端價值鏈上。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是汽車強國。
這次論壇我們有一個提法,期望中國的汽車界能夠抓住突破的前夜,希望我們的企業界從此走向輝煌,我也拜托在座企業界各位領導,就這次論壇來一次思想的碰撞,激情的碰撞,智慧的交融,拜托諸位,謝謝!


























